本文轉自: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5月17日電(徐曼曼)過去一年,宏觀環境發生深刻變化,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明顯提升。如何在變局中尋求新的突破,成爲擺在上市銀行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近日,在安永發布的第17份中國上市銀行年度分析報告《中國上市銀行2023年回顧及未來展望》(以下簡稱《報告》)中,系統展現了上市銀行加快轉型發展方面的決心和成效。《報告》通過分析58家內地上市銀行2023年度的經營業績、資產質量、業務發展、經營模式等方面的最新變化,概括出過去一年上市公司的應變之道,即以“穩”應變、以“實”應變、以“善”應變、以“慎”應變、以“智”應變。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從《報告》來看,上市銀行對於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有了更清晰的脈絡。“2023年,上市銀行加大對科技企業、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與此同時,上市銀行還積極踐行金融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發展。”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首席合夥人忻怡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

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首席合夥人忻怡。受訪者供圖

忻怡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將繼續回升向好,上市銀行將面臨更多機遇,但不確定性和挑戰猶存。上市銀行需秉承長期主義,堅守主責主業,穩妥處理好“功能性”與“營利性”“規模”與“效益”“防風險”與“促發展”之間關係,統籌兼顧長短期經營目標,在穩健經營中謀轉型,在主動轉型中謀發展,用數智轉型積蓄髮展勢能,用特色金融服務陪伴客戶成長,在服務實體經濟中實現自身價值,在金融強國道路上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以“穩”應變 上市銀行總體淨利潤維持正增長

《報告》指出,2023年,上市銀行通過降本增效、加強風險防控降低信貸成本,仍實現了利潤的正增長。上市銀行2023年淨利潤合計人民幣21690.47億元,同比增長1.43%;營業費用同比增長2.17%,增速較上年下降2.22個百分點;信貸成本同比下降8個基點至0.76%,利潤表中計提的減值損失同比下降8.82%。其中,不同類型銀行的經營業績分化明顯,相比大型銀行,中小銀行受宏觀環境變化的影響更大,需要進一步夯實發展根基、增強韌性。

忻怡表示,面對嚴峻複雜的金融環境,國內上市銀行積極迎變應變,堅持與實體經濟同頻共振,秉持金融向善的理念,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運營管理效能,審慎經營,統籌發展與安全,穩中求進,從而穿越週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長期目標。

如何用金融活水更好地幫助企業解決“成長中的煩惱”“發展中的問題”,這是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體現,也是銀行自身業務轉型發展的需要。《報告》稱,2023年,上市銀行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爲根本宗旨,聚焦主責主業,優化金融供給,爲實體經濟注入勃勃生機。

忻怡結合《報告》指出,2023年上市銀行呈現出一些較爲明顯的亮點。例如,2023年末上市銀行製造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8.71%,增速較2022年上升了0.64個百分點;進一步拓展養老金產品種類和數量,滿足居民養老財富需求。與此同時,上市銀行積極踐行金融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發展。2023年有49家上市銀行披露了綠色貸款情況,年末綠色貸款餘額同比增長40.29%,顯著快於貸款整體增速;有51家上市銀行披露了普惠型貸款情況,貸款餘額合計同比增長28.40%。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市場業務發展較好。上市銀行把握住金融市場變化機會,實現了包括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及匯兌收益等在內的其他營業收入快速增加,2023年其他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75%,增速較上年提升57.24個百分點。

擁抱新質生產力 推動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金融機構如何理解新質生產力?上市銀行如何精準賦能?

在忻怡看來,新質生產力是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適配新產業、重塑新動能的新型生產力。從上市銀行角度來看,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都屬於新質生產力範疇。

《報告》對此指出,上市銀行不斷向“新”而行,切實加大對科技企業、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2023年末,上市銀行製造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8.71%。與此同時,持續減費讓利主動壓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2023年度上市銀行貸款收益率較2022年下降0.26個百分點。

她分析稱,在總體戰略上,上市銀行圍繞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加大對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在具體措施上,針對科技企業強專業、輕資產、少抵押、高成長、快迭代、高風險等特點,上市銀行研發專屬金融產品,爲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此外,上市銀行提升智能風控水平,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對科技金融的業務拓展力度;第三,針對科技企業專業化程度高的特點,上市銀行建立總分支聯動的多層次專營體制;第四,上市銀行持續加大科技金融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

忻怡強調,上市銀行應主動融入科技強國建設,聚焦科技企業全生命週期的融資、融智、融信需求,從運營模式、機制、產品、場景等維度着手,構建科創服務生態,紓解科技企業融資增信的堵點難點,着力提升信貸便利度和服務效率。

加速數智化轉型 科技投入穩步增長

對於銀行業來說,擁抱“新質生產力”,除了助力科創企業融資發展等外,持續推進數字化建設,圍繞線上化、智能化、平臺化、生態化,全面推動客戶、渠道、業務、產品、管理的數字化重塑,推動科技金融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也是題中之義。

隨着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化,上市銀行的科技投入逐步進入平穩增長期,更加註重科技與業務融合及轉型帶來的更高質效。《報告》顯示,2023 年,25 家上市銀行披露了科技投入金額,合計人民幣 1,970.12 億元;27 家上市銀行披露了金融科技/信息科技人員數量,相關科技人員合計超 14.4 萬人。根據最近三年均披露了金融科技人員數量的 25 家上市銀行數據計算,科技人員數量佔比持續上升,2021 年的 5.04%上升至 2023 年的 5.98%。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興起,銀行業對大模型的關注度增強,越來越多的上市銀行佈局大模型技術,在基礎能力建設和業務場景搭建方面取得突破,由“數字化轉型”邁向“數智化轉型”。

忻怡建議,上市銀行可以通過深化數智化轉型、打造新型數字金融生態,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不僅要選擇契合自身資源稟賦數字化轉型戰略和路徑,還要優化組織架構,打通科技創新到生產力的“最後一公里”。此外,還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將人才培養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對於部分中小銀行而言,可考慮組建聯盟,實現能力共建、成本共擔機制。而在業務場景方面,銀行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創新科技應用,加強與互聯網平臺合作,開拓智能投研、智能客服、智能風控、輔助編碼、自動化報表生成等場景,從而提升營銷水平、運營效率、服務能力、研發效能。

可以預見,上市銀行對大模型技術的探索和實踐將進一步革新現有產品服務、業務流程、運營方式乃至商業模式,爲銀行業的轉型發展帶來全新的機遇。不過,在實際落地過程中也面臨着一些挑戰,如數據隱私和安全、模型的可解釋性、預測的準確性以及倫理法律保護等。忻怡指出,金融機構需要加強風險管理和監控,前瞻性地評估轉型過程中的潛在風險,如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網絡安全、知識產權、模型的可解釋性和預測的準確性、科技外包以及倫理道德風險等。

堅持審慎經營 守牢風險底線

《報告》指出,2023 年,上市銀行堅持審慎經營,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提升智能化風控水平,資產質量保持穩定。2023 年末,上市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合計人民幣 21,600.4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人民幣 1,490.95億元,加權平均不良貸款率從 2022 年末的 1.33%下降至 1.29%,其中對公房地產行業貸款加權平均不良率同比上升 0.26 個百分點至 3.80%;加權平均撥備覆蓋率爲240.10%,較 2022 年末上升 2.39 個百分點;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爲 15.80%,與上年持平。

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一環。忻怡表示,上市銀行在過去幾年中,一直響應國家政策,積極支持地方政府化解債務風險。近期監管部門多次發聲,鼓勵金融機構對融資平臺債務進行合理展期和置換,分類施策化解存量債務風險、嚴控增量債務。在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同時,銀行應大力支持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地方政府增加財政收入,增加償債資金來源,從長遠來看有利於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在防範房地產風險方面,忻怡進一步指出,上市銀行一是強化風險管理,堅決執行房地產貸款封閉管理要求,切實做好項目風險管控,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推動房地產企業風險化解;二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聚焦優質企業、優質區域、優質項目,以及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2024年工作會議指出,要全力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積極穩妥防控重點領域風險、全面強化“五大監管”、統籌做好“五篇大文章”等。忻怡表示,上市銀行應建立一套與自身管理水平相適應的風險評估機制,進一步提高風險抵禦能力,爲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打下堅實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