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17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左宇坤)5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有關情況。

同日上午,全國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視頻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提出,打好商品住房爛尾風險處置攻堅戰,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

資料圖:航拍樓盤林立。 陳冠言 攝

央行將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陶玲表示,央行將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她進一步解釋稱,第一,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規模是3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發放對象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1家全國性銀行。銀行按照自主決策、風險自擔原則發放貸款。人民銀行按照貸款本金的60%發放再貸款,可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第二,所收購的商品房嚴格限定爲房地產企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對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一視同仁。按照保障性住房是用於滿足工薪收入羣體剛性住房需求的原則,嚴格把握所收購商品房的戶型和麪積標準。

第三,城市政府選定地方國有企業作爲收購主體。該國有企業及所屬集團不得涉及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不得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同時應具備銀行授信要求和授信空間,收購後迅速配售或租賃。

第四,自願參與。城市政府根據當地保障性住房需求、商品房庫存水平等因素,自主決定是否參與。符合保障條件的工薪羣體自主選擇是否參與配售或租賃。房地產企業與收購主體平等協商,自主決定是否出售。

讓老百姓按合同約定如期拿到驗收合格的房子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表示,保交房涉及廣大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將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多措並舉、分類處置,打好商品住房項目保交房攻堅戰,防範處置爛尾風險,推動項目按時保質交付,讓老百姓按合同約定如期拿到驗收合格的房子。

“對窮盡手段仍然無法交房的,該走司法途徑的要走司法途徑,在司法處置中同樣要把保護好購房人合法權益擺在首要位置。”董建國表示,處置過程中,要堅決依法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爲,不讓違法違規者“金蟬脫殼”,不讓損害羣衆利益的行爲矇混過關。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爲,此次提及“分類處置”的方式,有助於處置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從這個角度看,這也是和過去“保交樓”的最大差別,即要從工程建設、人民羣衆訴求等角度落實相關工作。

資料圖:正在建設中的房地產樓盤。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對合規“白名單”項目“應貸盡貸”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介紹,自今年1月份發佈《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以來,截至5月16日,商業銀行已按內部審批流程審批通過了“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9350億元。

他表示,對合規“白名單”項目做到“應貸盡貸”。對於不同所有制房企的“白名單”項目一視同仁,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可以採取新增貸款、存量貸款展期,以及發放併購貸款等多種方式予以融資支持。

嚴躍進認爲,有關部門強調了“應”和“盡”,政府層面推進此類項目應該落實“應進盡進”,銀行貸款則應該“應貸盡貸”,這其實說明了工作要優先考慮到房企項目的融資需求。

收購土地用於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可予以資金支持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表示,自然資源部準備出臺政策,明確支持地方政府以合理價格收回企業無力繼續開發的閒置土地,或者收購司法以及破產拍賣中流拍的土地。這些土地收回、收購以後,用於建設保障性住房,還可以用於建設公共配套服務設施,改善周邊住宅配套條件等。

具體的措施有加大資金支持、給予稅費支持、簡化工作流程等。例如,建立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對於收回、收購的土地,用於保障性住房項目的,可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予以資金支持;對於收購已經建成的商品房,以及收回、收購存量土地,用於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經市、縣人民政府確認以後,可以按照現有規定,享受保障性住房稅收優惠政策。

“過去存量土地盤活,目的在於減少土地閒置和浪費、爲其他領域提供更多的用地支持。但這次重心有所轉變,主要是立足緩解房企困難和壓降債務層面,我們需要從化解房企債務的角度理解對此類土地的盤活和消化。”嚴躍進說。

鏡鑑諮詢創始人張宏偉認爲,這意味着已出險房企的各類項目未來要逐漸消化,這些閒置或問題項目,或是退地收回土地,或是被收併購、存量用地盤活。通過各類方式盤活項目,出險企業該出清出清,通過一個一個項目將風險化解掉,未來市場買賣的交易信心也會逐步建立起來。(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