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很多變法,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不過北宋神宗時期的王安石變法卻失敗了,倒是一件稀罕事。要知道到了神宗時期國家各方面實力都在提升,也可謂是國富民強,偏偏變法失敗了。

王安石變法其實質上就是拿地主權貴階層的利益開個口子然後流向民間增值,再然後流向國家國庫。這個變法一旦成功,會產生三個方面的影響,一個是削弱地主力量,加強了中央集權,一個是老百姓徭役減輕,地主權益進一步被削弱,一個是外戚力量被削弱,皇權進一步加強。所以,這個變法從一開始就得罪了一大羣人,包括外戚、豪強地主,他們把持了朝政和地方,既不會乖乖交出權力,也不會很好的配合變法,他們只會增加變法的阻力。

神宗支持變法不僅僅是爲了國家更加強盛,他背後的目的是通過財富的增長來實現軍事的目的,只不過在變法成功之前他深藏了自己的想法。神宗老爸是過繼過來的,他雖然獲得了合法的繼位,根本上來說自身的勢力是羸弱的,所以當後宮一幫外戚施壓的時候,他就會感到非常喫力,暫緩變法。

儘管形式上這樣的,可是還有一個更加致命的原因,那就是宋朝非常看重聯姻勢力。王安石雖然娶得老婆,但是老丈人勢力不行,宋神宗也沒有可圈可點的聯姻。在當時老舊勢力反而是相互聯姻,親連親的,所以容易形成反變法勢力。

神宗忽略了北宋開國以來,從武功變成了文治,在宋仁宗時期這種文治達到了頂峯,宋神宗變法無疑是觸動了國策。爲了不激發那些老舊勢力的反對,他採納了王安石富民強國的戰略,但是還是觸動了那些老舊勢力的利益,他們開始瘋狂的反撲。

這個時候,神宗的性格弱點開始暴露出來,他開始搖擺不定,變法並未與鐵血手腕同行,想着討好各方勢力,反而是變法的障礙。按理來說,宋神宗應該可以力排衆議的,但是,好多老舊勢力開始攀親戚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也是親戚,好像所有的親戚都反對他胡鬧一樣。

宋神宗或許也暗示過王安石應該多聯姻一些,但是王安石也是怕老婆的主,自然也沒有勇氣爲了政治目的而出格。

沒有前車之鑑,沒有殺士大夫的先例,只能通過文縐縐的方式來推行變法,這是神宗雖然有雄心,但是性格卻無法成爲那樣的人。在這種抑鬱的狀態下,神宗身體狀況也不好了,而且無論是變法派,還是老舊勢力,他們都對宋神宗不滿了。

最終宋神宗在抑鬱不得志的狀態下病死了,沒有給繼位者留下足夠的成長時間。這導致繼位者宋哲宗長期大權旁落,守舊勢力在皇太后的一手遮天之下重新登上權力巔峯。

要說這宋哲宗,要比他老爸宋神宗強硬許多,在皇太后病死後,獲得親政的權力後,對老舊勢力展開了果斷的打擊,甚至掘墳鞭屍。可惜的是宋哲宗沒有幾年光景又死了。這皇宮肯定是有問題的,病死的可能性不太大,被慢性毒殺的可能性比較大。宋哲宗是沒有後代的,可見皇太后的毒辣。據說,宋哲宗搞懷孕了一些沒有名分的宮女,但是皇太后則私下除掉了那些宮女,然後把伺候宋哲宗的宮女換成了不能生育的老宮女。當然,作爲老謀深算的皇太后,自然更不會爲宋哲宗安排強硬的聯姻勢力,這也導致宋哲宗必然是孤家寡人了。

宋哲宗死後,大權又回到了後宮,這次後宮的掌權者更有心計了,他們力排衆議,將那個端王,也就是後來的宋徽宗扶上了寶座,這爲北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兩任皇帝不忍心殺士大夫奸臣,最終卻被後金連末代兩任皇帝無數大臣妻女都收割了。可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或許是宋神宗宋哲宗沒有想到的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