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魏玉坤、李昌瑞)國家統計局1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社會發展穩定,就業人員增加,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總體繼續增長,實際增速高於上年。

根據國家統計局對153.9萬家規模以上聯網直報企業和71.5萬家抽中樣本單位開展的勞動工資統計調查,2023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爲120698元,比2022年增長5.8%,增速低於上年0.9個百分點;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爲68340元,比上年增長4.8%,增速高於上年1.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後,上述兩類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實際分別增長5.5%和4.5%,分別高於上年0.9和2.8個百分點。

“這裏的工資是指全部勞動報酬,既包括就業人員從單位實際領取的工資、獎金、津補貼等,還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及住房公積金等。”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說。

統計數據顯示,多數行業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繼續增長。其中,金融業和採礦業工資水平保持較快增長,金融業在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中的平均工資增速分別爲13.4%和13.2%,採礦業在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中的平均工資增速分別爲11.1%和10.4%。

“需要注意的是,平均工資是反映一個國家、地區或行業、崗位總體工資情況和變化的重要統計指標,在大多數情況下與個人工資或收入並不相等,不同行業不同崗位之間存在工資差距。”王萍萍說,由於行業、地區、崗位不同,單位情況、個人具體情況不同,甚至工資發放時間的不同,個人工資水平與總體或分組平均數難免會產生較大差異,使用平均工資數據時需進行深入分析、理性對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