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生態環境部17日通報,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湖南省發現,環洞庭湖的益陽、常德、岳陽等地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力,洞庭湖溼地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洞庭湖是長江流域重要通江湖泊,溼地生態資源豐富多樣,湖區周邊分佈着25個自然保護區、22個溼地公園、18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在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督察發現,洞庭湖區域一些地方生態保護工作不嚴不實,溼地生態面臨惡化風險。主要問題包括:退林還溼半途而廢、違規種植死灰復燃、非法採砂破壞溼地。

督察發現,益陽市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歐美黑楊已清退,但平溝還水等生態修復工作基本未開展,保護區內溝、壟密佈,溼地生態整體性被切割,總面積約18.3萬畝,“恢復近自然溼地景觀,增加溼地面積,提升溼地生態服務功能”的要求基本沒有得到落實。

督察發現,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部分已經完成歐美黑楊清退的區域,違反有關要求,複種了大量林木。當地政府組織清退保護區內歐美黑楊的同時,益陽沅江市水利部門卻於2017年10月至2022年1月,擅自簽訂25份租賃合同,將本應實施生態修復的2.1萬畝歐美黑楊清退區域出租給個人,違規用於楓楊、旱柳等林木種植。督察組暗查發現,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正在挖坑種樹,清理整頓工作不徹底,違規種植死灰復燃。

督察組指出,益陽、常德、岳陽等地對洞庭湖溼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整改工作不嚴不實,違規種植、違法採砂屢禁不止,生態破壞問題突出。(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