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題:築牢安全防線 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2024年防災減災宣傳週活動綜述

新華社記者周圓、謝奔、張海磊

“島上有人員被困,請立即救援!”近日,一場模擬的暴雨侵襲湖南,某島周邊水位上升,大量人員被困。

應急響應機制立即啓動,各部門應急聯動、會商研判,出動衝鋒舟轉移羣衆,派出無人機搜尋被困人員……一場汛期人員避險轉移應急演練漸次推進。“演練活動檢驗了各應急救援隊伍協同作戰和快速反應能力,提升了防災減災救災水平和公衆安全意識。”湖南省應急管理廳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處副處長吳永勝說。

5月11日至17日爲防災減災宣傳週,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統一部署,聚焦“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着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主題,廣泛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組織開展一批應急疏散逃生演練,切實築牢防災減災的人民防線。

演練演習是提升羣衆應急避險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湖北,針對汛期地質災害多發易發的特點,當地開展了地質災害救援救災應急避險演練,重點演練山體滑坡災情應急避險、搶險救援行動。緊急轉移羣衆、大型機械設備全力搶險、爲“災區”安置點高效調配生活必需品……暴雨中,立體式搶險救援演練堪比實戰。

上海模擬強對流天氣同時發生地震災害,開展“滬應-2024”綜合應急演練;黑龍江舉行地震、火災、水庫垮壩等多科目抗震救災實兵綜合演練;福建開展地鐵應急疏散逃生演練;廣西啓動百縣千村萬屯(企)應急演練等。防災減災宣傳週期間,一系列場景多樣、貼近實戰的演練演習,檢驗了隊伍,磨合了機制,有力促進基層災害應急處置能力提升。

提升公衆防災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是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的關鍵。一場場活動,讓防災減災科普“走新”更“走心”。

“離家要把電源切斷”“油鍋着火,應蓋上鍋蓋,窒息滅火”……日前,在四川屏山縣屏邊彝族鄉,村民阿木章依拿着印有漢語和彝語兩種文字的《彝漢消防安全宣傳手冊》,用彝語向村民介紹防火安全知識。

屏山縣地處大小涼山之間,彝族居民有9000餘人。爲讓彝族同胞看得懂、聽得懂、記得住安全政策規範與安全常識,當地編印彝漢雙語安全宣傳手冊,組建起“馬背宣傳隊”。防災減災宣傳週期間,像阿木章依這樣的宣講員加大走家串戶頻次,開展安全知識科普。

創新載體形式,充分調動各方參與積極性。湖南舉辦地質災害防治宣傳紅揹包公益行動;安徽舉辦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短視頻大賽;寧夏舉辦“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安全素質能力提升線上知識競賽”;四川地震局、重慶地震局聯合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網絡大賽活動等。

拓寬科普渠道,不斷擴大活動影響力。工業和信息化部協調通信運營商,面向全國手機用戶發送相關公益短信;北京圍繞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應對覆盤,在學校和公園開展體驗展示活動;一些地方面向公衆免費開放安全體驗館、應急實訓基地等科普場館,開展專題講座、模擬體驗、展覽展示等活動。

預防是防災避險的基礎和前提。有關基層單位以防災減災宣傳週活動爲契機,深入排查災害事故風險隱患,提前做好突發災害防範應對。

河北廣泛發動羣衆參與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防汛設施巡查、森林草原火險管控等羣策羣防工作;山西結合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聚焦重點領域、重點部位、重點時段,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新疆深化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應用,推動風險治理向事前預防轉變等。各地全力將風險隱患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盡最大可能減輕災害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