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在部隊生活的那幾年,真的像是找到了麪食的天堂。身邊的北方嫂子們都是麪食高手,我這個本來就愛喫麪食的人簡直是如魚得水。常言道,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每天跟這些麪食達人混在一起,學習各種麪食的做法,沒想到慢慢地,我也成了親朋好友眼中的“麪食大師”。

想要蒸出鬆軟可口的饅頭和包子,可不能只發酵一次哦!這可是麪食製作的基本功,發酵可是關鍵步驟。現在,讓我來教大家一個祕訣,那就是“三次醒發”法,讓你的饅頭和包子每個都美味可口!別小看這個技巧,它可是讓麪食口感更上一層樓的關鍵所在。

想蒸出美觀可口的大包子,首要步驟就是麪糰的發酵。麪糰醒發得好不好,基本上就決定了包子成功與否的80%。這裏有個關鍵,很多人覺得只要把麪糰發起來,看着差不多就擀成包子皮開始包,但其實這還沒抓到真正的要點。下面,咱們就來聊聊這麪糰的“三次醒發”。沒錯,不是你以爲的發一次就夠了,而是要發三次。

揉麪團這活兒,得醒發三次,每次都不能馬虎。咱們就邊做邊聊,把每個步驟都搞清楚。首先,第一次醒發,就是麪糰剛和好之後,得放在那兒鬆弛一會兒。這就像咱們剛跑完步,得讓身體緩緩,不能馬上坐下。這樣麪糰才能充分吸水,變得柔軟有彈性。接下來,第二次醒發,就是在麪糰整型之後。這時候,麪糰已經有些形狀了,但還不夠飽滿。咱們得再給它點時間,讓它好好“呼吸”一下。這樣,麪糰才能發酵得更均勻,烤出來的麪包才更鬆軟可口。最後,第三次醒發,就是在麪糰進烤箱之前。這一步很關鍵,因爲這時候麪糰已經準備好了,就差最後的“衝刺”了。給它一點時間,讓它再次發酵,烤出來的麪包纔會更加蓬鬆、更加美味。所以說,麪糰的三次醒發,每次都很重要。咱們得耐心等待,不能着急。只有這樣,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麪包來。

【三次醒發,做出個個水光肌的饅頭】

咱這做麪食,得有這些材料:麪粉500克,水250克,酵母3克,糖30克,還有鹽3克。就這麼簡單,咱就能做出美味的麪食了!

做法:

準備好食材,如果天氣有點冷,加點泡打粉,大約2克,這樣發酵效果會更好。

盆裏放上100克水和100克麪粉,再撒3克酵母進去,攪和攪和,直到麪糊濃濃的。然後蓋上保鮮膜,時間夠的話,晚上放進冰箱裏冷藏一下(這個就像做麪包時候的中種法)。

麪糊發酵好啦,表面上就會冒出很多小泡泡,這就是第一次發酵完成啦。這時候,咱們用筷子把它們攪和攪和,再加入剩下的麪粉、水、糖和鹽。

把材料揉成麪糰後,給它裹上保鮮膜,開始第二次發酵。夏天的話,大約半個小時就能搞定;冬天得找個暖和的地方,讓它慢慢發酵。

當第二次發酵完成時,你可以用手輕輕按一下面團,如果麪糰不會塌陷也不會回縮,那就說明發酵得剛剛好。這時候,麪糰內部就會呈現出一種像棉花一樣的絮狀結構,非常鬆軟。

把發酵好的麪糰從容器裏拿出來,稍微揉一揉,排出裏面的氣體,

等到麪糰裏面沒空洞了,那就是排氣完成了。咱們把它搓成長條,再切成小段就行。

哎,你看啊,如果麪糰大了點,裏面的空氣還沒全給擠出來,那咱們就一個個再給它好好揉揉。這一招,它能讓饅頭看起來更光滑,就像水光肌一樣,特漂亮!別嫌煩啊,多揉揉,直到麪糰像橡皮泥那樣軟軟的,那就對了!這樣出來的饅頭肯定特好喫,特好看!

按扁,擀成圓片。

我往裏面加了餡料,這次選的是紅豆餡。

收口捏緊。

經過精心製作的饅頭坯子,現在被輕輕地放置在蒸鍋裏,開始了它的第三次醒發之旅。

爲啥要做第三次醒發呢?很多人可能對此感到困惑,甚至不理解。

當面團第二次醒發好後,你會看到它內部形成了像蜂窩一樣的結構。這是因爲在發麪的過程中,麪糰裏產生了許多氣體。爲了讓饅頭表面更加光滑,沒有坑坑窪窪,我們需要確保這些氣體都已經被完全排出去了。

揉完氣後的麪糰又變得活躍起來,準備進行第三次發酵。這次發酵的時間不用太長,大約10分鐘就足夠了。

要看看發酵有沒有搞好,你就瞧瞧,那饅頭坯子現在可是比原來大了整整兩倍呢!再用手輕輕地掂量掂量,感覺明顯輕了好多,那就說明已經發酵得差不多了,可以開始蒸啦!

經過三次醒發,咱們的饅頭終於可以上鍋蒸啦!蒸饅頭的時間,得看饅頭的大小來定,通常來說,12-15分鐘就足夠了。時間短了或長了,都會影響饅頭的口感。蒸好後,千萬別急着掀開鍋蓋,包子們在熱蒸汽的環境裏待慣了,突然遇到冷空氣,包子皮可能會一下子收縮,變得扁扁的或者塌陷,那就不美觀了。簡單來說,就是要讓包子們慢慢適應溫度,別讓它們突然受驚哦!

想知道這包子怎麼做嗎?真的超簡單的!關火後,就讓包子在鍋裏再多待3分鐘,稍微燜一下。等鍋裏的溫度降一降,蒸汽也少了,你就可以掀開鍋蓋啦。這時候,一鍋熱騰騰、白嫩嫩的饅頭就在眼前啦!快去試試吧,絕對讓你一喫就停不下來!

有沒有試過三次醒發的饅頭包子?這可真是個麪食製作的祕密武器!這樣做出來的饅頭包子,表面光滑得讓人眼前一亮,口感更是柔軟蓬鬆得讓人慾罷不能。內部結構也超級贊,咬一口就能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如果你也是麪食的忠實粉絲,那千萬別錯過這個小竅門哦!趕緊收藏起來,下次做麪食的時候試試看,讓你的味蕾享受一場盛宴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