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月下旬我們建立機制以來,截至5月16日,不到4個月的時間,‘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金額已達到9350億元。”5月1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

近幾個月來,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不斷推進,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根據最新數據,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已經建立了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

第一財經在上述發佈會上了解到,近期,金融監管總局還將發佈《關於進一步發揮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滿足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的通知》,建立健全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繼續堅持因城施策,以城市爲主體、以項目爲中心,全力支持應續建項目融資和竣工交付,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

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

今年1月,金融監管總局、住房城鄉建設部和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指導各地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白名單”,向本行政區域內的商業銀行推送,支持在建房地產項目融資和建設交付。

文件發佈後,各地積極推進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肖遠企表示,融資協調機制是由城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分管城建住房和金融的副市長爲副組長,相關部門及金融機構爲成員單位,組建工作專班,開展集中辦公。城市協調機制主要是彙總轄內房地產項目情況,按照條件和標準審覈“白名單”項目,對於暫時不符合條件與標準的項目,要督促有關各方加大整改力度,切實解決相應問題,使其符合“白名單”的項目條件和標準。

“白名單”由房地產項目公司自願申報,所在城市的區縣預審並提出名單。城市協調機制組織甄別審查,符合條件與標準的納入“白名單”,不符合條件與標準的要實施整改,推動問題解決,形成閉環管理機制。另外,城市協調機制要負責優化預售資金監管流程,合理確認預售監管資金的額度。同時,要壓實房地產企業和房地產項目公司的責任。

在各地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向金融機構推送“白名單”的同時,金融機構也在加大對“白名單”項目的支持力度。

肖遠企在回答第一財經提問時表示,截至5月16日,商業銀行已按內部審批流程審批通過了“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9350億元。

據悉,金融監管總局指導商業銀行積極與城市協調機制對接,要求這些銀行建立總行、省分行、二級分支行以及經辦行四級聯動的快速響應機制,形成從總行到省裏、到地市、到經辦行的四級聯動快速響應機制,採用“評審合一”等模式最大程度縮短業務辦理時限。

比如,對於不同所有制房企的“白名單”項目一視同仁。肖遠企說,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可以採取新增貸款、存量貸款展期,以及發放併購貸款等多種方式予以融資支持。貸款金額要與項目建設週期匹配,要覆蓋項目建成交付的資金缺口,推動項目竣工交付,切實保障購房人的合法權益。

另外,對“白名單”項目單獨建賬覈算,封閉運作管理,項目間資金不混同,項目資金嚴禁挪作他用,確保資金用於保交付。商業銀行要嚴格審查信貸資金用途和流向,與借款人約定在貸款銀行開立項目資金監管賬戶,確保項目資本金、貸款發放、支付支用、貸款償還等通過項目資金監管賬戶辦理。“白名單”項目的預售資金監管賬戶應開立在主辦銀行。

提供更契合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金融產品

從供應端來看,在房企資金面承壓、拿地態度審慎下,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降幅較1~2月擴大。

近日,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峯在鄭州調研時指出,要健全合規房地產項目“白名單”制度,“能進盡進”。對納入“白名單”的項目,金融機構要優化貸款審批和發放流程,加快放款速度,支持項目建設竣工。對暫不符合“白名單”要求的項目,抓緊拿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對開發貸款和預售房款,要優化賬戶管理和資金監管,確保封閉運行,嚴防違規挪用。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認爲,“三大工程”加速建設以及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進一步落地見效,有望帶動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新開工面積修復。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房地產行業銷售下滑,其他融資渠道減少,但銀行對房地產行業融資還是保持了穩中有增的趨勢。數據顯示,一季度末,建築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0%。

肖遠企強調,接下來還會加大工作力度保持房地產融資穩中有升。繼續落實好“金融16條”,穩定房地產資金投放。

據他介紹,一方面支持存量融資合理展期。截至3月末,房地產開發貸款展期餘額同比增長147%,對存量的房地產貸款繼續延長貸款期限。另一方面,積極做好房地產新增信貸投放。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新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9636億元,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3萬億元,比去年第四季度均有較大增長。首套房貸、二套房貸平均利率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43個百分點和0.75個百分點。

他同時指出,將建立與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相適應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體系。要求金融機構針對新變化、新特徵,在產品開發、審批流程、風險管理、客戶關係管理等方面升級改造,提供更加契合新模式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體系,提高房地產融資和金融服務的針對性、有效性。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