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17日電(韋香惠)有數據顯示:我國成年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爲 27.5%,也就是說我國每4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患病人數高達2億~3 億。

5月17日,第二十個世界高血壓日,北京市海淀醫院,聯合北京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專家委員會、北京醫師協會基層高血壓管理專業委員會以及本院心血管內科,共同舉辦了一場大型高血壓義診活動。

高血壓日義診活動現場,北京海淀醫院專家爲患者答疑解惑 韋香惠攝

中新網在義診現場注意到,現場的患者以老年人爲主,但也有個別年輕人來諮詢。北京海淀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肖文琦告訴中新健康,她在門診中經常碰到一些年輕患者前來就醫,這些人往往有飲食口味偏重、經常熬夜、運動量不夠等共同特點。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多發生在老年人羣體當中,但近年來,高血壓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年輕人經常喫外賣,重油重鹽,以及晚睡、精神壓力大等生活習慣,都是高血壓的高發因素。” 肖文琦說道。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壓患病率爲27.9%,高血壓患病率年輕化趨勢日益顯著。18—24歲、25—34歲、35—44歲人羣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爲3.5%、5.8%和14.1%。

高血壓也被稱爲“無聲的殺手”。隨着血管壁長期承受高出正常水平的壓力,日積月累會導致血管壁破壞,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受到損害。肖文琦曾接診過一位32歲的年輕高血壓患者,來醫院就診時就已經出現了心力衰竭。

頭暈、頭痛是高血壓常見的早期症狀。此外,還有麻痹感,如手指、腳趾經常感到麻木或者有螞蟻爬過的感覺,或者手指不靈活,無法正常地“使用”自己的手指。如果經常出現這些情況且持續時間較長的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按照現行的標準,一般來說,成人的收縮壓持續高於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持續高於90毫米汞柱時,即爲高血壓。不過,肖文琦提醒,患者自行在家測量血壓,當收縮壓持續高於135毫米汞柱,或舒張壓持續高於85毫米汞柱,就應該來醫院就診。

肖文琦表示,低鈉飲食和經常運動是兩種很好的輔助降壓的方式,通常情況下,改善生活方式、堅持服用藥物能夠使大多數人的高血壓得到有效控制。(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