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5月1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了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運行情況。

據肖遠企介紹,金融監管總局指導商業銀行積極與城市協調機制對接,要求這些銀行建立總行、省分行、二級分支行以及經辦行四級聯動的快速響應機制,形成從總行到省裏、到地市、到經辦行的四級聯動快速響應機制,採用“評審合一”等模式最大程度縮短業務辦理時限。自今年1月份,金融監管總局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佈《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以來,截至5月16日,商業銀行已按內部審批流程審批通過“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9350億元。

肖遠企表示,在推進融資協調機制落地過程中,金融監管總局要求主要商業銀行都成立工作專班,由行領導牽頭,相應部門比如客戶營銷、授信審批、風險管理等部門都作爲成員,形成工作合力。優化貸款審批和發放流程,適度下放審批權限,加快放款速度,在項目准入、評級、授信、貸後等方面都可以單獨管理,允許單列授信額度。對於不同所有制房企的“白名單”項目一視同仁。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可以採取新增貸款、存量貸款展期,以及發放併購貸款等多種方式予以融資支持。貸款金額要與項目建設週期匹配,要覆蓋項目建成交付的資金缺口,推動項目竣工交付,切實保障購房人的合法權益。

此外,“白名單”項目要單獨建賬覈算,封閉運作管理,項目間資金不混同,項目資金嚴禁挪作他用,確保資金用於保交付。商業銀行要嚴格審查信貸資金用途和流向,與借款人約定在貸款銀行開立項目資金監管賬戶,確保項目資本金、貸款發放、支付支用、貸款償還等通過項目資金監管賬戶辦理。“白名單”項目的預售資金監管賬戶應開立在主辦銀行。

“近期,我們還要發佈《關於進一步發揮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 滿足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的通知》,建立健全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深刻認識房地產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繼續堅持因城施策,以城市爲主體、以項目爲中心,全力支持應續建項目融資和竣工交付,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肖遠企透露說。

金融監管總局發佈的一組數據顯示,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房地產行業銷售下滑,其他融資渠道減少,但銀行對房地產行業融資保持了穩中有增的趨勢。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12.8萬億元。對個人發放的按揭貸款一季度末餘額爲38.3萬億元。經營性物業貸款、併購貸款、住房租賃貸款餘額爲3.3萬億元。一季度末,銀行持有的房地產企業債券餘額爲4282億元。一季度末,建築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0%。

肖遠企表示,接下來將繼續落實好“金融16條”,穩定房地產資金投放,保持房地產融資穩中有升。一方面支持存量融資合理展期。截至3月末,房地產開發貸款展期餘額同比增長147%,對存量的房地產貸款繼續延長貸款期限。另一方面,積極做好房地產新增信貸投放。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新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9636億元,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3萬億元,比去年第四季度均有較大增長。首套房貸、二套房貸平均利率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43個百分點和0.75個百分點。

此外,肖遠企表示,還要建立與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相適應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體系。要求金融機構針對新變化、新特徵,在產品開發、審批流程、風險管理、客戶關係管理等方面升級改造,提供更加契合新模式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體系,提高房地產融資和金融服務的針對性、有效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