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宜昌5月17日電 題:湖北宜都:延長柑橘產業鏈促農增收

作者 董曉斌 黎文來

聞一聞陳皮,嘗一口橘醋,喫一顆橘子軟糖……海外華文媒體代表17日走進湖北土老憨生態農業集團(以下簡稱土老憨集團)科技園,在滿園“醋味”中,探究“小柑橘”如何變成渾身是寶的“黃金果”。

宜都打造“三峽橘醋文化旅遊區”挖掘柑橘生態價值。吳淘淘 攝

宜都是“中國柑橘之鄉”,“宜都蜜柑”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2023年,宜都的柑橘種植面積達34萬畝。

宜都市果茶服務中心主任嶽建平介紹,每逢柑橘豐收時節,品相好的柑橘可以賣鮮貨,品相次之的可以做罐頭,但大量“非標果”只能被丟棄,“‘非標果’還是能食用的柑橘,丟掉非常可惜。”

爲實現柑橘全果利用和綠色環保“零廢棄”,2015年,土老憨集團建成柑橘自動化生產線,研發出5大類50多個產品,“柑橘汁可以釀成陳皮料酒、橘子醋,柑橘皮可以做成陳皮,柑橘果肉纖維則可以開發橘子酥等休閒食品。”土老憨集團董事長陳世貴說。

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參觀考察土老憨集團。劉康 攝

在土老憨集團內的橘醋莊園,豎立着500多個巨大的醋罐。當得知罐內儲存了3萬多噸、總價值40多億元的原漿醋,意大利僑網總編輯王衛平連連稱讚,“在意大利,一般都是用葡萄釀造果醋,用橘子釀果醋是第一回見到,不過我嚐了一下,口感也很好,很喜歡。”

陳世貴表示,產業鏈讓柑橘的附加值增加了6倍至8倍,該公司目前每年可加工柑橘鮮果5萬噸,實現產值20億元。

近年來,宜都在發揮柑橘產業的農業經濟價值的基礎上,延長柑橘產業鏈,促進農民增收。

土老憨集團內的“巨無霸”醋罐引人注目。劉康 攝

宜都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謝輝喜介紹,該市積極推廣標準化、精細化、綠色化農田管理模式,打造精品果園3萬畝、宜都蜜柑標準化基地10萬畝,同時引導橘農提升柑橘品質,積極發展電商,每年柑橘銷售收入超23億元。宜都還把柑橘資源與旅遊結合起來,打造“三峽橘醋文化旅遊區”,挖掘柑橘的生態和文化價值。

“種橘子是1.0,賣橘子是2.0,加工橘子是3.0,而賞橘園生態美景、住橘鄉農家民宿、喫橘子特色美食、品橘頌歷史文化是4.0,希望宜都柑橘能走上這條‘進階之路’,成爲全鏈條的富民產業。”謝輝喜說。(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