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歷史的畫卷,一幕幕英雄人物躍然眼前,今天先說曹魏陣營中的4人: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穎川穎陰(今河南許昌)人。出身於士族家庭。被南陽名士何顒稱爲“王佐之才”。

25歲年輕有爲被舉孝廉,任守宮令。

28歲投奔曹操,任別部司馬,被曹稱爲“吾之子房”。

29歲嶄露頭角,隨曹南征北伐,開啓“打怪升級”模式。

31歲出奇謀保兗州,得曹進一步重視。

33歲獻計迎獻帝,定都許昌,留下“挾天子以令諸侯”戰略名句,任尚書令,參與籌劃軍國政事。

36歲主張伐袁紹,助曹打贏“官渡之戰”封神之戰。

40歲官至萬歲亭侯。

43歲獻策討伐劉表,婉拒三公之職。

49歲曹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荀彧反對。不久憂慮而死,諡號敬侯。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達,荀彧之侄(荀彧是其小叔),東漢末年謀士。

31歲拜黃門侍郎,謀刺董卓。

39歲得遇明主,輔曹討呂布,定河北。被曹稱“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

賈詡(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郡姑臧縣(今甘肅武威市)人。賈詡的祖上是西漢長沙王太傅賈誼,屬世家之後。

年少被舉孝廉出身,後辭官。

42歲跟隨西北老鄉董卓登上中原政治舞臺。

45-52歲間依附於李傕、郭汜、段煨、張繡,兩次獻計打敗曹操。

52歲勸張繡歸曹。在官渡力主決戰。在赤壁主張安楚地,後江東,未採納。離間馬超、韓遂,平定關中。

73歲拜太尉,冊封壽鄉侯。

77歲逝世,諡號爲肅,配享魏文帝廟庭。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史書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郭嘉年少時就十分有個性。據記載:少年時已有遠見,見漢末天下將會大亂,於弱冠(二十歲)後便隱居,祕密結交英傑,不與世俗交往。

21歲時北行去見袁紹,發現老闆(袁紹)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自此離開袁紹,賦閒六年。

27歲經朋友荀彧舉薦。

28歲提出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爲曹軍提心振氣,制定長遠戰略。奠定自己在曹軍事智囊團中核心地位!

30歲建議曹:舉師東征破劉備,預言孫策遭刺客。結果一一應現,解決官渡後顧之憂。

32歲官渡之戰大獲全勝,分析袁氏兄弟矛盾,力排衆議,獨進奇策將袁紹兩兒子各個擊破。

34歲封洧陽亭侯。

35歲建議曹招募重用青、冀、幽、並四州名士,收附民心,鞏固北方。

38歲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諡曰貞侯。

以一種年齡的方式總結了四位謀士的一生,從中可以看到他們年紀輕輕就才華橫溢,在所處時代背景下積極尋找救國之道,在歷史的舞臺上書寫自己的人生。我們爲之羨慕,更爲之敬佩,今日之我們是否更應該置身工作崗位中,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爲國家奉獻自己青春和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