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春5月17日電 (記者 郭佳)首屆東北圖書交易博覽會“數字出版論壇”17日在長春舉行。針對互聯網時代如何激發人們的閱讀熱情,中國出版界人士呼籲擁抱AI,用數字技術爲閱讀賦能。

5月17日,首屆東北圖書交易博覽會在長春開幕,讀者在元宇宙圖書展臺體驗AI閱讀。張瑤 攝

互聯網時代,短視頻給閱讀帶來嚴重衝擊。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表示,雖然人們的閱讀時間呈現出碎片化趨勢,但閱讀方式卻也在日漸多元化,尤其是數字閱讀逐漸成爲全民閱讀“新風尚”,出版界要抓住這一機遇,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與會出版界人士認爲,目前AI技術在整理歸納、摘要提取、篩選書籍、情景營造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

北京中文在線閱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嘉表示,目前該公司有超過18萬小時音頻內容由AI錄製完成。AI主播不僅可根據文字直接轉換成語音,還能結合故事情節的真實語境,用獨創的情感控制模塊,真實還原角色情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武漢理工數字傳播工程有限公司總編輯楊志軍介紹,該公司推出的“書小二”數字人與中國100多家出版社合作,爲上百萬讀者提供伴讀服務。“它能多維度、多場景帶領讀者學習圖書相關內容,能理解讀者的訴求,引導推送適合的工具服務。”

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數字閱讀市場總體營收規模567.02億元,用戶規模已達5.7億。讀者正在用行動倒逼出版業轉型發展。

長春市民楊曉林是一位AI有聲書愛好者。他認爲,可能有些人還對這種“閱讀”持有保留意見,但實際上它十分方便,不論是走路還是工作都可以聽,也不用擔心影響視力,閱讀文學作品時也更有感染力。

雖然數字出版有諸多好處,但仍有很大上升空間。北京人天書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施春生表示,數字技術前期投入較高,使不少出版單位望而卻步,希望國家層面能在政策上給予更多引導與支持。(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