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能延續。未見頹勢。1)名酒勢能。名酒企業如果科學經營,其蘊藏的品質品牌文化勢能就有望釋放出覆蓋全國的能量,在市場上表現爲名酒集中度的提升。2)清香勢能。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清香白酒的市場份額高到70%,四十年時間降到當前12%左右。以汾酒爲代表的清香型白酒,需要進一步強化和擴大品類優勢。3)汾酒勢能。汾酒既要承擔品類的責任,更要承擔品牌的責任。玻汾銷售量的突破是清香品類發展的根本基礎。同時青花汾酒成爲百億大單品系列,二者的疊加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乘法。名酒勢能和清香勢能的乘數決定了汾酒持續發展,但是如果汾酒勢能轉換速度太快,則勢必會衰減。因此,其科學經營主要體現在:第一,戰略自由度高,不斷推動戰略協同與管理優化。在行業週期調整的環境下,公司充分利用清香品類差異化、多價位帶產品矩陣、名酒集中化三大優勢,在量價平衡和區域協同平衡中多措並舉,靈活調整營銷政策,銷售配額動態平衡,把控市場節奏,迎來了一季度良好的開局。第二,產品策略動態調整,產品持續升級。汾酒中高端產品的佔比逐年提升,青花汾酒2023年已經達到46%。

動能有所下降,有待提升。1)渠道:汾酒3940家經銷商,120萬家終端是汾酒市場的根基,保持渠道動能不輸於競品是保持健康可持續相對高增速的關鍵。如何持續保持經銷商盈利能力,避免出現經銷商增量不增利潤的現象,爲改革重點。汾酒公司已經積極採取了渠道費用模式變革,2023年10月份全國推廣“汾享禮遇”模式,通過模糊獎勵等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堅決落地執行,提升科學營銷水平。2)團隊:汾酒人才體系相對封閉,在運作高端產品如青花30及以上產品過程中,需要不斷提升C端的運營能力,培育意見領袖,這是公司目前的短板。我們認爲公司可以通過在關鍵崗位向全國範圍內對外招聘人才;藉助外腦如諮詢公司,經銷商聯誼會等舉措彌補自身團隊的不足。

儲能充足,有待釋放。1)產能:產能事關汾酒復興大計,是產品品質的根本保障。相比頭部其他品牌,老酒儲備不是汾酒的明顯優勢,2030技改項目如期高質量完成後,產能有望逐步釋放。2)品牌:公司擁有汾酒、竹葉青酒、杏花村酒三個國家品牌。這既是汾酒的優勢,也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目前看,“一體兩翼、多品牌經營”的策略尚未見效,“兩翼”中杏花村、竹葉青尚未成型,仍在探索。3)文化:汾酒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行業內是少有的。以文化爲紐帶,不僅要通過文化爲品牌賦能,更要以文化凝聚人心,最終構建消費者、員工、企業及各相關方共榮共贏的文化共同體。如何發揮好文化優勢,堅持“中國酒魂、活態爲魂”的文化發展定位,是汾酒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4)管理:以袁清茂爲核心的新一屆管理層調整到位,汾酒將以全新的姿態開啓新的發展階段。

我們認爲公司有較高的戰略自由度,佔據天時地利的優勢,如果能夠做到穩中求進,精準把控市場節奏,增強落地執行力,持續強化長期勢能,提升動能,釋放儲能,則汾酒復興指日可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