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1年就已經過會的中喬體育撤回IPO申請。

5月 17 日,中喬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喬體育”) 和保薦人申請撤回上市申請文件。上交所根據有關規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覈。

據悉,中喬體育IPO申請於2011年11月25日經中國證監會發行審覈委員會審覈通過,於2023年3月按照中國證監會全面實施註冊制要求平移至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計劃募資10.64億元,擬用於鞋生產基地擴建項目、研發設計中心建設項目、全國戰略直營店建設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近日,中喬體育主動撤回上市申請材料。

對於主動撤回IPO申請事宜,中喬體育在對外聲明中表示,“公司長期以來經營穩健、業績良好,從經營決策和戰略規劃調整考慮,經公司董事會研究決定撤回IPO申請。本次撤回申請不會對公司經營及長遠發展造成影響,本公司將持續關注資本市場動態。本公司將始終保持穩健經營,持續加大產品研發和市場投入,致力於爲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產品。”據悉,其IPO申請涉及的募投項目基本已以自有資金建設完成。

據悉,中喬體育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日用品二廠,2000年改制更名爲福建省喬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而彼時,邁克爾·喬丹被評爲20世紀最偉大的北美運動員。此前,自從2000年使用“喬丹”商標以來,喬丹體育“誤導消費者”的質疑聲從未停止過。

根據喬丹體育2011年提交的首發招股書,蹭了10年“喬丹”流量的喬丹體育稱,公司與邁克爾·喬丹不存在任何商業合作關係,也未曾利用其形象進行企業、產品宣傳,但仍可能會有部分消費者將公司及其產品與邁克爾·喬丹聯繫起來而產生誤解或混淆。

2010年,喬丹體育的營業收入約爲29億元,淨利潤約爲5億元,擁有5715家品牌專賣店。這一年,李寧還是本土運動品牌中的老大,營收約94億元,其次是安踏,營收約74億元。實際上,就在2011年11月,彼時還叫“喬丹體育”的中喬體育就獲得了證監會發審委會議審覈通過,也即成功過會,但隨後深陷商標侵權風波,成爲排隊上市的“釘子戶”。

2012年,NBA明星邁克爾·喬丹指控喬丹體育侵犯其姓名權,並要求商標評審委員會撤銷79項註冊商標,成了喬丹體育上市路上的一道坎。

多年來,喬丹體育與邁克爾·喬丹不斷拉扯,直到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審理認爲,喬丹體育明知邁克爾·傑弗裏·喬丹本人在中國享有長期、廣泛的知名度,仍然使用“喬丹”申請註冊爭議商標,容易導致相關公衆誤認爲標記有爭議商標的商品與喬丹本人存在代言、許可等特定聯繫,損害了喬丹本人的在先姓名權。

2020年底,根據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2012)滬二中民一(民)初字第 1 號”《民事判決書》,判令喬丹體育在指定媒體上刊登聲明,澄清與邁克爾·喬丹之間的關係,並公開賠禮道歉,同時,停止使用企業名稱中的“喬丹”商號與涉及“喬丹”的商標,但對於超過五年爭議期的涉及“喬丹”的商標,應採用包括區別性標識等在內的合理方式,註明其與邁克爾喬丹不存在任何關聯,此外,賠償邁克爾·喬丹精神損害撫慰金30萬元。

從“喬丹體育”改名“中喬體育”,中喬體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喬體育”)在全面註冊制啓動後重啓上交所主板上市進程,近幾年,中喬體育的淨利潤下滑,毛利率持續降低。

據此前的招股書所述,中喬體育主要從事運動鞋、運動服裝、運動配飾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生產方式包括自產和外包,並通過經銷商銷售與網絡自營銷售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在全國建立銷售網絡。其營收規模處於行業中游,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中喬體育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爲55.91億元、49.28億元、59.31億元及30.99億元,2020年的營業收入下滑11.85%後,在2021年又回升20.36%。

對此,中喬體育解釋稱,2020年受疫情影響,產品銷量有所減少,產品單價也有所下降,但2021年市場行情回暖加上公司在產品創新與市場推廣上的投入,產品銷量保持增長,產品平均銷售單價也較2020年有所上升。

中喬體育指出,穩定的營銷網絡與品牌效應推動公司銷售收入增長,“本集團一直不遺餘力地開拓市場,建立並維持完善的營銷網絡。”

截至2022年6月30日,喬丹品牌專賣店總數爲6269家。中喬體育稱,自創建喬丹品牌以來,加強品牌宣傳和建設,並取得了顯著成績,從而使該公司的產品銷售收入在體育服飾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維持相對穩定。

從銷量與銷售單價來看,2022年上半年,中喬體育的服裝銷量約2088萬件,平均銷售單價爲58.9元;鞋的銷量約1710萬雙,平均銷售單價爲103.73元。

盈利能力方面,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中喬體育主營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爲31.99%、29.83%、28.23%及27.51%,其中服裝的毛利率相對較高,超過30%;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則分別爲8.32億元、7.38億元、6.95億元及3.63億元,也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

對於公司主營業務的毛利率逐年下滑,中喬體育解釋稱,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爲提升經銷商的信心,主動降低利潤,適當降低折扣讓利於經銷商。2021年,鞋底等運動鞋的主要原材料價格漲幅較大,導致直接材料成本上升,拉低了運動鞋業務的毛利率下降。到2022年上半年,中喬體育稱,一方面鞋底價格高漲,另一方面則是期內銷量增加,公司主要產品運動鞋的外包加工比例提高,兩大因素拖累了毛利率。

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超八成收入依靠經銷渠道的中喬體育,毛利率與行業平均值的差距越來越大,到2022年上半年,比行業平均值低了超過20個百分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