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史自强

自2019年开始,衡水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历经5年升级蝶变,衡水市聚势推进“标准地+承诺制”2.0改革扩面升级,项目落地的“衡水速度”不断刷新,有效助力工程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早达效。

进一步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再优化、时间再压缩,实现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多证同步齐发;现有立项用地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两个阶段全部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实现社会投资项目取得施工许可“一站通办”。今年以来共完成“拿地即开工”项目10个,项目从“拿地”到“开工”时间平均缩短70天,较去年缩短了10天。调整本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名称,统一网上审批办事指南、申请表单、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实施规范,加快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进工程审批系统与建筑市场等相关系统互联互通、协同应用;加强与投资、用地等相关审批系统的数据共享,持续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全程网办便利度;实现规范服务专区“一站式”办理,截至目前,改革措施已覆盖全市各县市区。

截至目前,衡水市落实“标准地+承诺制”备选用地4.3万亩,已开展和正在开展区域评估的4.1万亩,其中已完成区域评估3.9万亩,按照“标准地+承诺制”模式推进的446个项目中已有325项实现开工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