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讯(记者 胡生敏 通讯员 李婷)近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平安调查队了解到,4月份,平安区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6%,环比价格下降0.2%;1月至4月累计上涨1.5%。

4月份,平安区CPI所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呈“七涨一降”态势。其中,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15.9%,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4.5%,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6%,衣着类价格上涨1.6%,交通通信类价格上涨1.4%,居住类价格上涨0.2%,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2.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上涨5.8%,猪肉价格上涨4.2%,粮食价格下降2.2%,鲜果价格下降7.3%。

“拉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翘尾因素较多。2023年下半年医改调价以及教育费用调价的涨价因素持续影响全年。二是大环境下的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各行业所受影响将日趋明显,一定程度上会抬高成本。其中,原油和金价较不稳定,目前油价涨多于降,国际金价上行走高。”国家统计局平安调查队业务负责人表示。

平安区将继续保障主要农产品供应,着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进一步调整优化粮食供给结构,积极稳步地完善蔬菜、粮食和肉类等基本食品储备体系,使老百姓的“菜篮子”“果篮子”“米袋子”更加丰富,控制食品类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加大对外依存度高的能源、金属等基础性资源的价格和市场供给情况监测力度,最大程度降低国际重大事件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价格冲击,持续防范输入性通胀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