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新聞頭條可能被黃金今年創紀錄的漲幅佔據,但漲勢更猛更快的卻是白銀。強勁的金融和工業需求令這種看似沒那麼“高大上”的貴金屬受益。

白銀今年已飆升逾25%,漲幅超過黃金,成爲今年表現最好的主要大宗商品之一。不過相對而言,白銀仍然很便宜。目前大約需要80盎司白銀才能購買1盎司黃金,而20年的平均水平爲68盎司。

截至紐約時間週五上午11:07,現貨白銀上漲3.97%至每盎司30.7498美元,爲2013年2月以來最高。金價上漲1.69%至每盎司2417.02美元。

這兩種金屬的走勢基本一致,因爲它們都具有類似的宏觀和貨幣對沖特性。在各國央行買盤、中國市場散戶熱情以及對美聯儲降息押注再度升溫的推動下,金價觸及歷史新高,白銀也乘勢而張。雖然投資者對白銀支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興趣不大,但實物銷售卻有所升溫。總部位於新加坡的交易商Silver Bullion Pte就見證了這一情況。

創始人Gregor Gregersen說:“即使是有意購買黃金的客戶也開始說‘好吧,也許我先購買白銀,等着金銀比重新平衡’。”在4月1日至25日期間,該銷售點每售出一盎司黃金就售出74盎司白銀,而2023年的均值爲44盎司。

相對而言,白銀已經開始向黃金邁進。早在1月份,金銀比就超過了90,是自2022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花旗集團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如果美聯儲推進降息,且下半年經濟增長保持強勁,那麼金銀比可能會達到70左右,不過花旗提醒稱經濟放緩將使金銀比上升。

白銀具有雙重特性,既可作爲金融資產,也可作爲包括清潔能源技術在內的工業投入品。據白銀協會(Silver Institute)表示,白銀是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成分,隨着該行業的強勁增長,預計今年白銀的用量將創下歷史新高。在此背景下,白銀市場將連續第四年供不應求,今年的供應短缺情況預計爲紀錄第二嚴重的水平。

Silver Bullion的Gregersen表示,這導致通常依賴礦商供應的工業用戶通過消耗全球主要庫存來尋找白銀。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追蹤的庫存量在4月份降至紀錄第二低水平,而紐約和上海交易所的庫存量也接近季節性低點。

道明證券認爲,鑑於目前的需求速度,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的庫存在未來兩年內可能會耗盡。大宗商品策略師Daniel Ghali在4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整體數字誇大了可用的白銀量,原因是該數字涵蓋了ETF的持有量。

“我們將慢慢看到供應收緊,因爲工業需求勢將走高,”Gregersen表示,“如果投資者也開始買入,那麼我認爲在兩三個月後,我最大的問題可能是‘我到哪裏去尋找供應’,而不是‘我如何賣出白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