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

親子關係370

如何教會孩子懂得感恩?

微信公衆號提問

我們家孩子今年5歲了,從小就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長大,但孩子有時會無理頂撞爺爺奶奶,我們該如何有效引導孩子懂得感恩呢?

專家觀點

東城區春江幼兒園老師郭穎:引導孩子懂得感恩,不僅是培養良好品德的關鍵,也是塑造他們積極面對生活的基礎。

孩子不懂得感恩大致有四大原因。首先是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如果孩子長期處於過分溺愛的環境中,沒有經歷過生活的挫折和困難,就容易導致孩子不懂感恩。第二個原因就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真實的生活經驗,可能導致他們無法理解他人的辛苦和付出。第三個原因就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以自我爲中心的思維,認爲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從而無法真正感恩他人的幫助和關愛。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孩子缺乏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導致他們無法真正理解他人的需要和幫助。

如何逐步引導孩子懂得感恩呢?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和引導者。要引導孩子懂得感恩,首先需要家長自己具備感恩之心,並通過自己的行爲和態度,向孩子展示感恩的重要性。家長可以主動表達對他人的感激之情,如孝敬老人、寫感謝信、回饋社會等。通過親身示範,有效地傳遞感恩的價值觀,激發孩子的感恩之心。同時,需要讓孩子通過親身經歷,學會人生的酸甜苦辣,明白什麼叫做真正的感恩。只有當他們經受了挫折和考驗,才能理解他人的善意,並懂得珍惜。家長可以給予孩子適度的自主空間,讓他們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從成功中感悟成長。

此外,感恩不僅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要教會孩子懂得感恩,需要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參與家務、回饋社會等方式,引導他們學會關心和幫助他人,從而培養出樂於助人、樂於奉獻的品格。

在當今物質豐富的社會,孩子很容易陷入物質至上的思維模式。家長需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物質與情感的關係,讓他們明白感恩不僅僅是對物質的感激,更是對他人情感付出的感激。家長通過親身的教育和引導,讓孩子懂得情感比物質更珍貴,感恩的心從內而發。

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能擁有健康的心態、積極的人生態度,並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成長和進步,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感恩之情,讓孩子成爲有愛心、有責任感的社會新一代。

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話題徵集:在育兒的過程中,您有哪些困惑、迷茫?請您與我們聯繫,可在教育圓桌微信公衆號上留言,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回覆,並針對您的話題進行探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