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第七屆上海國際農產品(5.900, 0.06, 1.03%)博覽會在滬舉行,吸引國內外50多個展團,優質特色農產品源頭企業500多家。射陽大米憑藉優良的品質,獨特的口感,獲得博覽會金獎。

射陽大米產自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射陽縣地處北緯33度、我國地理南北分界線東部起點,發達的水系和適宜的溫度爲射陽大米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令射陽大米的口感格外香醇綿甜、筋道潤滑,具有綠色營養、食味獨特的優良品質,素有“南有射陽,北有五常”的美譽。

2001年,射陽率先成立國內第一家縣級大米協會,引導全縣稻米種植、提升加工水平。2005年率先通過了集體商標的註冊,成爲我國大米行業中的首件地理標誌集體商標。

射陽大米協會副會長張開明(中)領獎。

在射陽大米協會多年努力下,統一原料品種、統一產品標準、統一質量管理、統一品牌標識、統一依法經營的“五統一”管理模式應運而生;2019年,射陽縣主導編制的射陽大米地方標準正式出臺,對射陽大米的產地範圍、原料品種做了明確界定,對大米加工質量的直鏈澱粉、膠稠度、食味評分值提出嚴格要求。

同時,射陽大米集團牽手省農科院成立大米產業研究院,聯合大華種業南繁基地,選育“鶴鄉粳”系列新品種,水稻良種覆蓋率達90%。其中鶴香粳1號的成熟期比南粳9108早,品相和口感更好,出米率高,平均畝產650公斤以上。該縣還試推耐鹽水稻品種,20個品種在鹽鹼地種植的產量高於常規粳稻產量。

“2019年開始,全面建立了射陽大米質量安全溯源平臺,實行統一標識、證碼合一‘雙碼’管理。”射陽縣大米協會副會長張開明介紹,所謂“雙碼”,就是射陽大米品牌二維碼和企業追溯碼。品牌二維碼記錄的是射陽大米的品牌概況,企業追溯碼則是企業證照、產品檢測結果、合格證、種植加工生產過程等信息。這些都有專人維護,實時更新。”實施“雙碼”管理,可以有效防範品質不純、包裝印製混亂、安全保障薄弱、監管消費查詢不便等問題,保障了射陽大米的質量安全。

射陽大米。攝影/陳立新

大米種得好,還得銷得好。射陽注重多渠道營銷,在全國各大城市與28家大型商超、3000多個連鎖超市經營門店合作供貨,在大中城市建立稻米直營店41家、聯營店500多個,銷售區域達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年銷量百萬噸,品牌總價值達245.32億元。“每年銷往上海的射陽大米達50多萬噸,占上海市場的四分之一。”射陽縣大米協會會長陳文鋒表示,射陽在穩定鞏固蘇浙滬市場的同時,還積極拓展雲貴川等市場,把射陽大米的品牌越打越響。同時,注重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研發銷售以射陽大米爲原料的年糕、糉子、八寶粥、米糠油等特色產品。

目前,“射陽大米”產業鏈條涵蓋一二三產業,產值分別達到24.96億元、72億元、22.16億元。射陽大米擁有生產基地和訂單農業規模50萬畝,帶動就業達1.98萬人,總銷售收入338.51億元,帶動農戶達18.5萬戶,帶動農民增收3億多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