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渭南日報本報記者 王小敏

5月14日上午9點半,劉冰梅一頭鑽進大棚裏,剪下一個個成熟的高石脆瓜。她的丈夫熟練地將採摘好的脆瓜進行篩選、裝箱,等待客戶上門取貨。今年是他們種植溫室大棚高石脆瓜的第5年,一畝地年均收入12餘萬元。

劉冰梅是大荔縣兩宜鎮葫蘆莊村人。高石脆瓜是兩宜鎮的支柱產業,今年全鎮種植面積共6000餘畝。其中,日光溫室棚1000餘畝,鋼架棉被棚2000畝,隧道棚1500畝,露天種植1500畝。預計年產值9000餘萬元。

兩宜鎮農辦幹部、農技專家張長生告訴記者,高石脆瓜在兩宜鎮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史,過去是露天種植,脆瓜的品相不好,一年只掛一次果,產量低。遇上雨水多的時候,瓜還有可能爛在地裏。果子成熟後,瓜農等待客商上門採購,或者拉到周邊售賣。如今,雖然勞動力沒增加,瓜農的收入卻翻了幾倍。

地還是那片地,爲何前後收入差距這麼大?張長生解釋,種植、銷售模式變了。爲了打破傳統農業種植的瓶頸,鎮政府先後多次派種植大戶走訪農技類院校、農業發展先進地區學習先進經驗,應用推廣了“冷棚+隧道棚+鋼架設施棚+日光溫室棚”的設施大棚組合種植技術,使用了水肥一體化滲管、智能溫控操作系統等新技術,將原本需要在清明節前後種植、夏季產出的高石脆瓜,變成了一年常熟的“四季瓜”,讓高石脆瓜多時間段錯峯上市,成爲瓜農增收的關鍵。

如何贏得市場?兩宜鎮政府通過強化宣傳、示範帶動,政策扶持,科技引領,項目驅動,服務保障等措施,將高石脆瓜發展至今,逐步實現由露天栽培向溫室栽培推進。該鎮還成立高石脆瓜專業合作社,形成以東高城村、西高城村、東白池村、葫蘆莊村爲中心的高石脆瓜示範園區。同時,組建了高石脆瓜農技專家團隊,根據季節、溫度、溼度等情況進行具體指導,保障高石脆瓜皮薄、瓤脆、汁甜的特點,引導果農提高品牌意識。果農們科學管理,通過合理調節控制大棚內的溫度和溼度,每株瓜蔓只結一個果實來保證脆瓜的品質和口感。在銷售過程中,果農大量使用充氣袋,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損失,提高果品收益。據介紹,由於高石脆瓜的品相和口感很好,多以禮盒出售,一盒裝2至3個,每盒銷售價150元到180元不等,深受市場歡迎。

兩宜鎮副鎮長楊大偉介紹,樹立品牌、擴大銷售半徑也是一門“生意經”。兩宜鎮政府順應互聯網銷售趨勢,擴展線上銷售渠道,建立了銷售微信羣,與各大電商平臺合作,聯手各大網紅帶貨。並通過展銷會、年貨節等形式開展線下銷售,助力羣衆增收致富。

兩宜鎮高石脆瓜的品牌越來越亮,生意越做越紅火,種植戶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也越過越有滋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