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爲塑料製品消費大國,注塑機市場持續擴容。注塑機上游爲鑄件、液壓件、電器等零部件,下游應用於汽車、家電、包裝飲料等領域,國內主要的注塑機生產企業包括海天國際、伊之密(24.410, -0.35, -1.41%)、震雄集團等。

根據wind,2023年,我國塑料製品產量達7489萬噸,同比增長3%,24年第一季度塑料製品產量1716萬噸,同比增長0.3%,總量維持高位。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中國注塑機市場從2016年的211.6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62億元,期間五年CAGR爲4.3%。據GIR(GlobalInfoResearch)調研,按收入計,2023年全球注塑機收入大約97億美元,預計2030年達到106.8億美元。

近年國內汽車領域爲帶動注塑機需求增長的重要方向。國內3C與汽車近幾年資本開支規模持續擴張,支撐注塑機需求。根據wind,從下游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來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基本每年保持在10%以上的高增速,下游佔比較高的汽車領域資本開支22年開始恢復了10%以上的高增長,24Q1汽車製造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7.4%。根據伊之密年度財報,從不同下游領域來看,汽車板塊近幾年增長表現突出,汽車作爲公司第一大下游領域,20年至23年連續四年實現了持續高增長。

海外消費需求高景氣,注塑機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從海外需求來看,美國汽車整車、車身、拖車及零部件私人固定資產投資、計算機和電子產品私人固定資產投資、家用電器投資整體上皆處於增長態勢。從海外零售終端需求來看,家電與家居終端需求實現去庫,進入景氣階段,推動家電行業的資本開支與產能擴張。根據wind,2023年注塑機出口金額再度創下新高,同比增長5.7%至17.14億美元,貿易順差達到12.66億美元。2024Q1注塑機出口延續高增長。

投資建議:本土競爭呈現“一超多強”局面。根據觀知海內信息網,以2022年經營數據爲例,海天國際市場份額爲44%,營業收入遙遙領先,伊之密以8%市場份額位列第二梯隊,其次爲震雄集團。從業績增速角度,伊之密2018-2023年收入CAGR爲15.7%,增速位列行業頭位,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建議關注龍頭海天國際以及成長速度較快的伊之密。

風險提示:市場環境變化導致的業績下滑風險,市場競爭風險,匯率波動的風險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