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三亞日報

中廖村

“三幅畫卷”繪出文明新風

中廖村村民用參與鄉村治理獲得的積分兌換物品。本報記者 馮晨陽 攝

本報記者 馮晨陽

“上廖小組有幾條道路路面不太平整,需要重新修復。”近日,吉陽區中廖村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爲鄉村建設建言獻策。

近年來,中廖村緊緊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依靠“千萬工程”經驗,多措並舉強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繪就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的治理畫卷、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山水畫卷、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文明畫卷,讓鄉村全面振興“塑形”更“鑄魂”。目前,中廖村已先後獲得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第五屆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國家森林鄉村、海南省五椰級鄉村、省級無毒村等榮譽稱號。

強化隊伍建設,抓好建章立制,繪就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的治理畫卷。中廖村結合本村實際情況,不斷完善“一核兩委一會”鄉村治理機制,充分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決策村莊重大事項,通過“衆參與、共商議、同決策、亮村務”的方式,不斷提高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積極性。持續健全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一約四會”工作章程,移風易俗,培育良好的民風家風。充分學習借鑑新時代“楓橋經驗”,以羣衆需求爲出發點,建立健全融合“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駐村法律顧問三股力量的糾紛調解隊伍,做到發現問題在一線、化解矛盾在一線、工作落實在一線。

擦亮綠色底色,開展環境整治,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山水畫卷。中廖村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動員黨員幹部和廣大村民積極參與環境整治,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祛除鄉村生活陋習。結合網格化管理制度,分片分區,定崗定責,建立“發現、反饋、整改、管護”四位一體的工作模式,確保整治工作全覆蓋、整治效果見實效。目前,全村有8戶區級“最美庭院”。

堅持黨建引領,鄉音傳遞黨音,繪就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文明畫卷。中廖村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用,突出黨員幹部帶頭學,志願者幫學領學,充分利用黨羣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文化室等場所,圍繞宣講黨的政策、持續移風易俗等主題,傳播相關理論知識,引領村民向上向好。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不斷擴大宣傳引導“朋友圈”,推動文明科學的社會風氣進村入戶。同時,積極推廣應用鄉村治理積分制,對村民日常行爲進行評價、形成積分,並給予相應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