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翔宇)5月17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活動在中山啓動。來自全國重點博物館、粵港澳三地200多家文博單位和文博藝術相關企業共計500餘人參加了主會場活動。

在啓動儀式上,公佈了六項不同主題的博物館獎項,分別是:廣東省館校合作示範項目、第七屆“廣東博物館開放服務最佳做法”推介名單、2024年廣東省“博物館特色教育品牌”推介項目、2024年首屆廣東省“博協杯”博物館講解員大賽獲獎名單、“數字海絲新篇章”——海上絲綢之路策展大賽獲獎名單等。最後,中山市與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廣東省主會場承辦城市韶關市交接主會場旗幟。

緊接着,“風起伶仃洋”博物館之夜以中山“古代”“近代”“當代”三個時間段爲主線,貫穿中山歷史、嶺南文化、海內外影響等。用各博物館代表性文物爲切入點,以一羣去博物館研學的學生爲引導和串聯,歷史視角與當代視角相互交融,反映歷史人物與事件,凸顯中山人樂觀進取、向海而生、敢爲人先的氣魄,展現粵港澳大灣區蓬勃發展的面貌和廣東欣欣向榮的無限活力。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重點強調了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樑。它們不僅收藏和展示了人類文明的瑰寶,更是公衆學習和學術研究的重要場所。

本次廣東主會場活動時間是5月17日~18日兩天,其中5月17日晚舉行“5·18國際博物館日”啓動儀式暨“風起伶仃洋”博物館之夜。5月17日~18日,舉辦2024粵港澳大灣區博物館發展大會、精品展覽、公益鑑定、研學遊徑、思政課堂、文創產品展銷等系列活動。通過富有創意、彰顯特色的各類活動和展覽,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作用,讓公衆從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中領略灣區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