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河南日報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談小麥後期管理

麥子不到手 管理不放鬆

□本報記者 趙春喜 見習記者 劉一潔

民諺雲“小滿小滿,麥粒漸滿”。小滿將至,中原大地,清風吹過,麥浪翻湧,豐收在望。

“現在距離小麥成熟只有一二十天了,可以說小麥進入了百米賽跑的衝刺期。這茬小麥從播種以來,形勢整體良好,麥子穗數足、結實性好,奠定了豐產豐收的基礎。但我們不僅要‘豐收在田’,更要確保‘豐收到手’,小麥後期管理一刻也不能放鬆。”5月17日,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說。

據氣象部門預報,近期我省多高溫天氣,加上降水偏少,會對小麥的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漿產生一定的影響。那該如何應對?

“對於出現乾旱的麥田要採用滴灌、噴灌的方式進行小水澆灌,切忌大水漫灌。同時,農戶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切勿在風雨天氣前澆水,防止因澆水不當造成小麥倒伏。”郭天財說。

當前也是小麥多種病蟲害、乾熱風以及雨後青枯病的頻發時期,繼續做好“一噴三防”工作十分重要。郭天財提醒:“尤其是已經倒伏的小麥,由於麥子的溼度增加、葉片疊加,會加大葉鏽病、葉枯病等病害發生可能,農戶要選用適宜的殺菌劑配合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防。”這樣可以延長葉片功能期,達到養根護葉,增加粒重的效果。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距離小麥成熟15天左右的時間裏不能再澆水,防止影響小麥根系呼吸,導致小麥出現早衰、提前死亡等不良現象,影響綜合產量。同時,要做好收穫機械的維修、保養工作,對成熟麥田及時收割,做到成熟一塊、收割一塊,確保“豐收到手”。

“我們要樹立增產與減損兩手抓的理念,鞏固當前小麥的良好長勢,麥子一天不到手,田間管理一天不放鬆。”郭天財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