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每日商報

高血壓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專家提示,治療高血壓可充分發揮中醫和西醫各自優勢;對部分患者而言,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更佳。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一科副主任醫師郭明介紹,中醫將高血壓歸於眩暈、頭痛的範疇,認爲其病機主要爲:先天稟賦不足、情志失調、飲食不節、過度勞或逸等因素導致機體陰陽平衡失調。

“治療高血壓,中醫和西醫各有優勢。”郭明說,西醫治療通過西藥直接作用於血管、心臟和腎臟,可以快速有效降低血壓;而中醫關注人的整體健康狀態,運用中藥、中醫外治方法等辨證施治,通過調理身體的陰陽平衡、氣血運行來控制血壓,且能夠根據患者的體質、症狀和病因進行個體化治療。

看中醫還是西醫,高血壓患者該如何選擇?郭明說,早期或輕度高血壓患者可選擇中醫治療,通過整體調理和生活方式改變來控制血壓;對於血壓顯著升高或有併發症風險的患者,用西藥治療可以快速控制病情,避免急性併發症發生;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合併高血壓的患者可考慮中西醫結合治療。此外,一些患者對西藥有不良反應或不耐受,可以選擇中醫藥方法作爲替代或輔助治療。

“高血壓治療方式的選擇應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個人體質等情況決定。”郭明建議,患者可與專業醫生詳細溝通以制定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中西醫都把改善生活方式作爲防治高血壓的關鍵舉措。專家提醒,日常應少食肥甘厚味,少喫鹽,少飲酒,多喫富含鉀、鎂、鈣和膳食纖維的食物;保持健康體重,堅持適度運動,避免久臥久坐;學會放鬆,通過太極拳、瑜伽等方法減輕心理壓力。

據新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