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 月

近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4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表示,證監會將把投資者保護貫穿於資本市場制度建設和監管執法的全流程各方面。包括進一步夯實投資者保護的制度基礎、進一步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進一步推動行業機構提升專業服務水平、進一步依法嚴打證券違法犯罪行爲、進一步暢通投資者維權救濟渠道等。活動當天,證監會還集中發佈10項與投資者保護密切相關的制度規則。

如何才能將這些政策落到實處,筆者認爲,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加強和完善。

一是致力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嚴把入口關、暢通出口關,爲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嚴把入口關方面,嚴禁造假、欺詐上市,把造假者擋在資本市場門外,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暢通出口關方面,進一步加速出清低質公司,及時把“殭屍企業”和“ST釘子戶”等害羣之馬清出市場,構建良好的市場生態。此外,支持有創新發展潛力的上市公司做優做強,讓投資者更好分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二是進一步加強多部門協同監管機制。2023年,證監會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證券期貨違法犯罪案件和線索118件,有效保護了投資者合法權益,但仍有技術性離婚、融券賣出、轉融通等鑽政策漏洞的行爲存在。下一步,仍需不斷完善市場、金融中介、監管機構、司法機關等多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加大對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爲的打擊力度,大幅提高違法犯罪成本。

三是進一步完善投資者賠償制度,引導投資者積極行權維權。近年來,我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賠償制度不斷完善,但仍有一些地方需要補足,如賠償範圍相對較窄、賠償額度相對較低、賠償程序繁瑣等。此外,由於部分賠償申請期限較短,對於不瞭解相關規定的投資者來說,可能會錯過賠償的機會。對此,要引導投資者積極行權維權,主動爭取賠償。

四是投資者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價值投資理念。近年來,監管部門致力於加強投資者教育,幫助投資者增強風險意識,更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過,仍有部分中小投資者並未建立一個成熟的投資理念,對價值投資不瞭解。對此,也需要投資者主動去進行相關學習,避免短期投機行爲,樹立長期投資價值理念。

投資者是市場之本,本立而道生。要想把投資者保護貫穿於資本市場制度建設和監管執法的全流程各方面,既需要各監管部門通力協作,也需要投資者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市場各方全力配合下,共同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