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23000歐元貨款正式到賬,鄔璐遙今年第三筆出口業務順利落地。至此,短短5個月時間,她已累計爲企業開拓出口業務42710歐元(近34萬元人民幣),也因此獲得企業給予的業務獎金7000元。與鄔璐遙一起的苗煒倩也因業績突出,獲得了公司給予的獎金4600元。

你可能想不到,業務能力如此突出的她們,其實還是在校大學生。兩位學生都來自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杭萬職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羣。目前,這個專業羣裏的學生團隊已經爲企業創造14萬歐元訂單。

能夠在大學期間就“真刀真槍”地實戰,是怎麼做到的?

“這其實都要感謝學校給我們‘搭臺子’‘架梯子’。”鄔璐遙道出了成功的法寶。

杭萬職院國貿專業羣是省高水平專業羣,該專業羣攜手企業在校內建立校企共育外貿創新工作室,開設校內生產性實訓項目,培育學生外貿創新團隊。在此合作項目中,學生作爲“實習外貿業務員”,在企業導師的帶領下,置身於企業工作環境中,開展客戶開發、交易磋商、合同履行等真實外貿業務,校企雙方實現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

不只這一個項目,在探索國際化辦學的道路上,杭萬職院創新實踐,多渠道搭建人才培養舞臺,爲學生樹立自信,開拓國際視野。這個學期,國貿專業羣與浙江大自然戶外用品公司等12家企業合作開展校企共建,進行全英文產品推介,與企業完成現代學徒制簽約;學院參與濱江區直播電商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助力中國直播電商第一區創建;在與企業共建的“仙鄉小喫”跨境電商直播雲平臺上,學生團隊向在華外國人推薦100種非遺和浙江農家特色小喫,帶貨銷售額達40餘萬元。

下好“國際化教育”這盤大棋,光有“臺子”和“梯子”還不夠,更要組好“班子”,以高水平師資提升學院國際化水平。

在部分課程全英文授課的同時,杭萬職院引進一批從美、俄、英、澳、日等國學成歸來的博士、碩士充實師資,給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帶來更多國際元素。同時,廣泛與國際教育機構開展交流,與SEG瑞士教育集團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定期組織師生赴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地進行國際交流與遊學。

“僅憑願望和口號實現不了國際化,要結合學校自身實際和學生特點,通過一步步實踐來推動。”杭萬職院院長牟惠康說,學院探索的經驗就是立足職業教育類型特徵,把握機遇爲學生協調更多學習資源、創造更多鍛鍊機會。下一步,學院將聚焦國際產業發展動態,繼續走出去請進來,以國際化專業羣建設爲突破口,爲社會培養具全球視野、有真才實幹、能服務地方的新時代國際人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