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羊城晚報

一邊是漲價上熱搜,一邊是利潤漸下滑

越來越貴背後,泡麪的進擊轉型

廣州火車站外的便利店擺滿方便麪,這是旅人充飢的主要食物(資料圖)

文/羊城晚報記者 程行歡 吳珊 圖/羊城晚報記者 梁喻

康師傅方便麪要漲價了,這一消息近日衝上微博熱搜。事實上,這已是康師傅品牌數月來第二次因漲價事件而登上熱搜。去年11月份,其就因飲料漲價傳聞備受熱議。

方便麪提價的行動是否已落地?羊城晚報記者走訪廣州市場瞭解到,方便麪的漲價已經成爲趨勢。雖然有的商鋪部分零售價還未有變化,但零售店老闆表示:“現在還有一點點利潤,很快就要漲了。”

在超市和零售店鋪,記者看到,康師傅最爲經典的桶裝85克紅燒牛肉麪售價一般爲4.5元,單獨袋裝的一包售價3.8元。“桶裝面我們很快就要調價到5元了。”一位零售店老闆告訴記者,“上個月拿貨價每件就多了2-3元,分攤下來說什麼每盒也得漲幾毛。”他還表示,眼下之所以還沒漲價,是因爲銷售的還是以前的庫存,還有點利潤,但漲價已勢在必行。“再說了,要給消費者一點接受的時間嘛。”他還告訴記者,價格上漲的不僅是康師傅一家,他進貨的統一方便麪,也出現了漲價的趨勢。

在另一家超市,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還沒有接到漲價通知,未來價格是否上調要看通知。記者隨後聯繫康師傅、統一方面,康師傅沒有給予回應,統一則表示暫無漲價計劃。

方便麪漲價爲什麼會上熱搜?原因或爲影響的受衆面太廣。康師傅2023年年報顯示,其全年方便麪賣了287.93億元人民幣,依舊是名副其實的國民級食品。不過,對於年輕人來說,隨着社會變化,即食消費的來源已經多元化,其他同樣足夠便利的選擇越來越多,比如琳琅滿目的外賣。方便麪漸漸“賣不動了”,也是廣受議論的話題。

與此同時,與麪粉類相關的產品也出現了漲價的趨勢。消費者陳小姐告訴記者,她經常在美團線上平臺購買的法麥趣意麪,一個多月前每包售價19.9元,很快就漲到了22.9元,前幾天再次購買時,價格已經上漲到25.9元。就產品的價格波動問題,記者詢問平臺客服,得到的回覆是:平臺的零售價,根據採購的市場價上下浮動,對於消費者反映的價格上漲問題,他們也會根據相關反饋對產品進行優化。

對於康師傅方便麪漲價的原因,市場分析,既有原材料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也在於康師傅的“升級”。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從產業端結合消費端來看,康師傅的漲價會分兩步走:“第一步,首先在產品創新和迭代上下功夫,讓漲價更加合理,更加科學,更加匹配消費者核心需求;第二步,迭代背後是成本的增加,如果康師傅無法在內部消化成本,扛不住就只能採取漲價策略。”朱丹蓬同時指出,如果產品創新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那麼方便麪漲的這幾毛錢絕對價格,消費者會買單,反之則會有很大的意見。

實際上,近年來隨着原料成本的上漲和外賣消費的蠶食,低端方便麪的利潤空間已越來越小,方便麪也開始逐步走向高端化。各方便麪品牌紛紛推出高價產品,價格在10元以上甚至20元左右的產品層出不窮,除了各種口味和各種加料,玩法也多了起來。在康師傅2023年年報中,方便麪的分類爲“高價面”“高端面/超高端面”和“中價面和乾脆面”,甚至還有聯名IP。

方便麪接下來的道路怎麼走,歸根結底仍要靠創新開拓新的市場空間,而不能靠一漲了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