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奎

保险资管公司在交易所试点开展资产证券化(下称“交易所ABS”)业务陆续落地。

今年以来,泰康资产和国寿资产先后落地交易所ABS业务。其中,由泰康资产作为计划管理人的“泰康资产-中电投租赁1号碳中和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在上交所成功发行, 发行金额约12.64亿元;国寿资产完成首单交易所ABS业务“中国人寿-创工融资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募集发行,发行金额约8亿元。两单ABS业务合计金额约20.64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资管公司以管理人及投资者的双重身份深度参与交易所ABS业务,可以提高险资投融联动的积极性。具体来看,保险资管公司参与交易所ABS业务,实现了对ABS业务资产配置和管理的全产业链参与。这既有利于深度提升行业资产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保险资金运用安全性;也有利于丰富ABS业务参与机构形态,优化经营主体供给结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023年10月,沪深交易所同意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太保资产、人保资产、平安资管首批5家保险资管公司试点开展ABS及REITs业务。

对于交易所ABS业务,首批获批的保险资管公司积极性较高。在资格获批之初,太保资产相关业务人士就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该公司专门设立了结构融资部作为ABS业务的专职部门,并遵循健全、统一、合理、独立、制衡原则构建了清晰合理的ABS业务组织架构、完备的业务制度体系和专业的ABS业务IT系统平台。

资格获批后仅两个月,太保资产向上交所上报的其担任管理人的首单ABS产品获得上交所受理,即太平洋——海通恒信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该专项计划拟发行规模为20亿元。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保险资金可以更多投资于这两种结构较清晰、市场潜力大的非标准化金融资产,一方面可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提升各类合规资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促进保险资金资产配置多元化,让风险管理实力强的保险资管公司获取更好的投资回报。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险资将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地参与盘活存量资产。险资还可充分利用ABS市场的投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