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何奎

保險資管公司在交易所試點開展資產證券化(下稱“交易所ABS”)業務陸續落地。

今年以來,泰康資產和國壽資產先後落地交易所ABS業務。其中,由泰康資產作爲計劃管理人的“泰康資產-中電投租賃1號碳中和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在上交所成功發行, 發行金額約12.64億元;國壽資產完成首單交易所ABS業務“中國人壽-創工融資租賃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募集發行,發行金額約8億元。兩單ABS業務合計金額約20.64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保險資管公司以管理人及投資者的雙重身份深度參與交易所ABS業務,可以提高險資投融聯動的積極性。具體來看,保險資管公司參與交易所ABS業務,實現了對ABS業務資產配置和管理的全產業鏈參與。這既有利於深度提升行業資產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保險資金運用安全性;也有利於豐富ABS業務參與機構形態,優化經營主體供給結構,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2023年10月,滬深交易所同意國壽資產、泰康資產、太保資產、人保資產、平安資管首批5家保險資管公司試點開展ABS及REITs業務。

對於交易所ABS業務,首批獲批的保險資管公司積極性較高。在資格獲批之初,太保資產相關業務人士就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該公司專門設立了結構融資部作爲ABS業務的專職部門,並遵循健全、統一、合理、獨立、制衡原則構建了清晰合理的ABS業務組織架構、完備的業務制度體系和專業的ABS業務IT系統平臺。

資格獲批後僅兩個月,太保資產向上交所上報的其擔任管理人的首單ABS產品獲得上交所受理,即太平洋——海通恆信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該專項計劃擬發行規模爲20億元。

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保險資金可以更多投資於這兩種結構較清晰、市場潛力大的非標準化金融資產,一方面可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運行,提升各類合規資產的流動性;另一方面也促進保險資金資產配置多元化,讓風險管理實力強的保險資管公司獲取更好的投資回報。

上述業內人士認爲,未來,險資將更廣範圍、更深層次地參與盤活存量資產。險資還可充分利用ABS市場的投融資渠道,積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助力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盤活存量資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