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浙江日報

節假日去江山市清湖街道清湖古鎮的遊客,通常會看到一場炫目的打鐵花表演。這支“打鐵花小隊”的組成人員不是專業師傅,而是清湖一村的村幹部,他們組隊練就打鐵花技藝,扮靚千年古鎮。

夜幕下,絢麗鐵花在清湖古鎮的老鐵路橋上綻放。

“我們是去年‘五一’的時候上演第一場打鐵花的,一年來每逢節假日只要天氣允許我們都會表演,現在已經是清湖街道的保留節目了。”“打鐵花小隊”隊長劉小林驕傲地說。

劉小林是清湖一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其餘參與打鐵花的是村兩委成員。村幹部爲什麼組隊打起了鐵花,這事還得從去年說起。

去年春節,劉小林偶然在手機上看到打鐵花表演的視頻,被這項傳統技藝所驚豔。

“當時我們想請打鐵花的工匠來清湖表演,可一問要一萬多元一場,我就想着還不如把這門技藝學過來,這樣逢年過節都能表演。”劉小林的想法得到了其他村幹部的支持,大家說幹就幹,7名村幹部組建了一支“打鐵花小隊”,通過在外鄉賢的牽線搭橋,從河南洛陽請來專業師傅教授技藝。

“師傅請來後,大家都很積極。”劉小林說,打鐵花的每個環節都有技術要求,比如燒鐵水的爐竈一定要密封、鐵水溫度要達到1600℃、舀出的鐵水拋在空中要呈圓形,打鐵水的人不僅要和拋鐵水的人默契配合,還要有力量將鐵水打得又高又散,這樣才能呈現出最好的效果。

爲了練好打鐵花技藝,大家就先用水來練習。練了大概一週後,他們就開始用鐵水進行練習,一遍又一遍,直到打出滿意的鐵花爲止。“燙傷是難免的,我們每個人都被燙過。”村黨支部副書記趙斌的胸口也有星星點點的傷口,他卻不以爲意,“多燙幾次就不怕了,越燙我們的技術越好,你看我們現在打出的鐵花多漂亮!”

漫天的鐵花帶着炙熱,隊員說,一開始也會緊張害怕,但現在已習以爲常。

表演結束,取出上千攝氏度的坩堝準備滅火。

在清湖一村村委會會議室,“打鐵花小隊”邊脫防護服邊交流經驗。

“我們做這件事是爲了吸引更多遊客到古鎮來,來的人多了,古鎮纔會有活力,發展纔會有動力。”劉小林說。(拍友 謝丹 攝影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