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大衆日報

如果說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根基,那麼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戰場。今年一季度,山東集中優質要素支持32個省級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培育壯大,總規模達到3.2萬億元。千方百計讓優勢產業更優、優質產業更新、特色產業更精,就能不斷爲發展注入新動能。

行走先行區,在濱州、東營、淄博、泰安、濟寧、菏澤等市,記者看到,各地企業紛紛開展“再創業”,佈局“第二曲線”,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瞄準機會,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企業來說,是一條勇於探索、披荊斬棘、邁向自立自強的新道路。

一個App在手,實現石化品物流全流程傳送:客戶發佈訂單,平臺快速匹配、實時接單,買賣雙方都可以實時追蹤車輛位置,車輛司機可以通過App獲取服務點、加油站的位置,款項全程線上交易。這個App就是由華夏佳潤集團自主研發設計的“石化寶典”。

華夏佳潤集團位於菏澤市東明石化產業園區,董事長穆勝利多年來一直從事傳統的石化行業。在過去,石化行業的貿易流程都是通過中介公司流轉,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隱藏着風險。儘管很多物流公司想要分一杯羹,但石化行業門檻高、交易額大、產品危險性強,供應鏈數字化一直沒有真正實現。

2018年,穆勝利決定主動出擊,搭建石化行業的數字物流平臺。經過兩年的技術攻關,2020年“石化寶典”App正式上線。該App集行業新聞快訊、石化產品信息、物流信息共享、車貨匹配系統等於一體,不僅提高了車輛運輸效率,降低了運輸成本,還有力地保障了產品運輸質量。

目前,“石化寶典”下載量已達近60萬次,註冊企業超2500家,司機人數超35000人,平臺交易總額突破132億元。

“由傳統行業轉型互聯網行業的過程是相當艱難的。不過,也只有我們本行業的人才最瞭解行業數字化痛點在哪,才能獲得行業內商家的信任,真正打造出屬於石化行業的智慧物流。”穆勝利說。

研製了抽氣量達到3000m3/min的超大型水環真空泵,是原國際上最大規格產品抽氣量560m3/min的5倍多;先後主持、參與起草了8項國家、行業及團體標準,獲得各類專利112項……作爲一家建廠僅十四年的中小企業,位於淄博市博山區的山東華成中德傳動設備有限公司的成功祕訣是什麼?

“概括起來就三個詞:引進、吸收、再創新。”公司技術部部長曹俊說,國內對於精密減速機的製造能力近乎空白,公司自創立之初便以打造自己的精密減速機爲目標,引進了全套的德國設備和工藝,進行深入學習和消化吸收,生產出的產品由客戶實際使用,根據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實現產品再升級。

創新爲要,向高端技術發力

位於菏澤市鄆城縣的山東紳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83年。建廠之初,紳聯藥業主要以生產腸衣爲主,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腸衣價格一路下滑,企業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

突破口在哪裏?在一場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展覽會上,董事長劉建洋瞭解到從腸衣的下腳料——黏膜層能夠提取肝素。這是世界上最有效和臨牀用量最大的抗凝血藥物。“過去我們只做腸衣,剩下的東西就直接扔掉了,不僅獲利少,還造成浪費。”劉建洋說。

山東紳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實驗中心

從腸衣製作到生物醫藥領域,相當於二次創業,缺技術、缺人才。於是,劉建洋開始多方尋找國內肝素方面的專家,先後與清華大學、山東大學、山東藥學科學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長期產學研合作關係。“現在,公司已經在肝素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我們生產的肝素鈉佔據了國內市場份額的85%。”劉建洋說。

在位於濟寧市兗州區的山東蒂德精密機牀有限公司的車間裏,記者的目光被一個小小的針線盒所吸引——比手掌心還小的盒子裏,密密麻麻的針交織,肉眼難以計數。

“這是我們公司員工自主編程設計,由公司生產的高精密數控機牀通過連續21小時不間斷加工而成的針型試件。一個試件共有127根針。每一根針的直徑僅0.04mm—0.05mm,比頭髮絲還細。”公司副總經理於國輝說。

山東蒂德精密機牀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設備

目前,蒂德精密在國內外市場上可與日、韓等國進口機牀品牌同臺競爭,出口至德國、俄羅斯、英國、印度、土耳其等20多個國家。卓越的性能表現、廣闊的市場需求背後,是蒂德精密持續領跑的技術優勢。目前,公司共建有國內外5大研發中心,擁有6大省市級創新平臺,具備高檔機牀研發、新材料研製、先進技術測試和可靠性提升等全面的研發、實驗、測試、製造優勢。

實現技術突破,不僅需要研發團隊的持續探索,更需要準確錨定發展方向,實現行業的跨越式進步。

岩棉是一種以玄武岩等礦物質爲材料製作而成的保溫隔音防火材料,即便在1100℃的高溫下也可保持完好無損。岩棉在歐美已經有100多年的製造歷史,國內的岩棉不僅出現時間晚,技術相較於國外也比較落後。

泰石節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岩棉生產線

2011年,位於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工業園的泰石節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以岩棉的生產、技術研發和銷售爲主業,專注於提供專業化防火、保溫隔熱、吸聲降噪系統解決方案。目前,泰石節能年產能已經達到90萬噸,全國市場佔有率20%以上,產銷量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三。

“我們的產品一直堅持自主創新、持續研發。”泰石節能總經理李學國告訴記者,公司成立13年來,共取得了9項發明專利,75項實用性專利以及2項外觀專利。

步履不停,走在“再創業”路上

對企業而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傳統產業日趨飽和、增長動力不足的當下,通過前瞻性的產業佈局和戰略規劃,挖掘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我們集團共經歷過‘三次創業’,一次創業主攻原油煉製,解決企業‘大不大’的問題;二次創業深化煉化轉型,解決企業‘優不優’的問題;我們正在開展的三次創業——進軍高端化工新材料和專用化學品領域,回答的就是企業‘強不強’的問題。”位於淄博市臨淄區的淄博鑫泰石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鵬表示。

在第三次創業期間,鑫泰石化積極鏈接頭部機構、大院大所高端資源,與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達成戰略合作。“我們正在研發的全球第五套百萬噸級PO/TBA/MTBE聯產化學品項目投產後,將提升全省相關產業鏈韌性能級。”張志鵬說,“項目完成後,公司產業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升級,減油增化成果進一步深化。”

在濱州鄒平市的魏橋輕量化基地的展廳內,一架全鋁小物流車身引起圍觀。“車身較傳統鋼車身減重約40%,搭載於純電動車型上,可有效提升3%—5%續航里程;搭載於燃油車型每百公里油耗可降低約0.6L,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減少1350g,鋁材回收率高達95%。”山東宏奧汽車輕量化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監李曙光介紹。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車身輕量化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近年來,魏橋輕量化基地以新能源汽車用系列高強高韌新型鋁合金材料開發爲核心,致力於汽車輕量化系統解決方案研究。

“目前,基地已開發出新一代輕量化上車體模塊,全鋁底盤平臺、底盤傳動部件、底盤結構件等,同時已經開發出第二代高性能泡沫鋁。”山東魏橋輕量化材料有限公司技術科主任楊洪亮表示。

通過“強鏈、延鏈、補鏈”,位於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的中國萬達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山東天弘化學有限公司,走出了自己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之路。“我們聚焦高端綠色化工和新材料,構建了從原油開採、港口碼頭,到石油煉化、高端漿態牀加氫、化工及後續精細化工、醫藥中間體、新材料、橡膠生產,再到輪胎製造的高端石化產業鏈,成爲全國產業鏈條最完整的煉化企業之一。”萬達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苟英羣說,“我們正積極推進ABS高膠粉、PMMA新材料、聚酮樹脂,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等鋰電池電解液等產品研發,進一步推動碳三、碳四產業鏈延伸和綠色循環發展。”(王瑛琪 宮小昀 董婉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