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本报记者 莫淑媛

“梁老师,您‘五一’假期在学校吗?我想回去看望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就读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张晓给梁俏发了一条信息。

张晓是梁俏曾经资助过的一名学生。梁俏是桂平市金田镇第三初级中学老师,从教10多年来,她管理的班级没有一个学生辍学、失学,全部顺利升学。她说,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这些孩子渡过难关,希望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金田镇位于桂平市北部,背靠大瑶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策源地,金田镇第三初级中学就坐落在这里。

2008年,梁俏大学毕业,考上特岗教师,来到这所离家100多公里的乡村学校,与另外两名女教师一起住在10平方米的瓦房里。“来到金田三中的第一天,我就想回去了。”梁俏向记者坦陈。

“无论你做什么决定,爸爸都支持你,但是你要真正想清楚,不要让自己后悔。”父亲在电话中跟女儿说。

“我怎么能这么容易被打倒呢?如果人人都如此,那谁来乡村学校教书?”跟父亲通完电话后,梁俏决心把这份艰苦看作是对自己人生的锻炼和考验。

“梁老师,周末来我们家包饺子吧!”

“中秋节来我们家吃饭吧!”

……

同事的真诚相待、孩子们的淳朴好学,梁俏常常为之动容。她突然觉得:“留下来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只要有空,晚上都会去巡堂。”梁俏觉得,乡村孩子多为留守儿童,较为自卑与敏感,需要班主任更为细心地关注。

陈星宇曾是梁俏班上一名活泼好动的学生,进入九年级后,却开始沉迷手机游戏,无心学习。梁俏几次教导,他都不为所动。于是,梁俏决定去家访。原来,陈星宇的父母忙于做生意,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孩子又正处于青春期,容易沉迷网络。

“一定要想办法帮他!”梁俏在随后的观察中发现,陈星宇喜欢打篮球,于是专门安排篮球赛,让他担任队长,培养他的责任担当与团队意识。

就这样,陈星宇在篮球中找到成就感,发自内心地感谢梁老师,重新把心思放到学业上来。后来,陈星宇从中职升到大专,又考上大学本科,现在正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跟陈星宇家庭情况相反,前面提到的张晓,她的家里有4个兄弟姐妹,母亲生病住院,父亲在外打工,家里甚至没有房子,一家人住在伯父家中,4个孩子挤在一个房间里。张晓作为大姐,看着困难的家庭,萌生辍学打工的想法。

“懂事乖巧,学习成绩优异,我怎么舍得她辍学呢!”梁俏决定帮助她。她先帮助张晓申请延迟伙食费缴费时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主动资助张晓的伙食费、资料费,因为身材相似,梁俏还把自己的衣服送给张晓穿。

在梁俏的帮助下,张晓重燃学习热情,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桂平市浔州高中。

“把孩子交给梁老师,我们放心!”学生家长说,梁老师不仅用心教好学生,还常常教我们家长如何发掘孩子的闪光点,是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好老师。

很多人一提起数学课就“昏昏欲睡”。作为数学科的科任老师,梁俏常常会苦恼于学生不主动学、不主动问。梁俏常常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机缘巧合,2013年,梁俏参加在南宁举办的“绿城之春”教师技能比赛观摩课。观摩课上,老师利用前半节课讲知识点和例题,后半节课留给学生小组学习。每个小组由5至6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配一个小黑板,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分配任务,互相探讨问题,整个课堂显得非常活跃。

“我们农村学校也可以尝试一下啊!”说干就干,梁俏结合实际引入新模式。但学生们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对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大多产生抵触心理。

“学习较好的不愿意花时间帮助后进生,后进生不屑于向成绩好的同学请教,大家都不愿意分组。”学生不配合,梁俏也不气馁,她分批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一个个学生沟通。

“你帮助别人,不仅别人学习到知识,同时自己也能巩固知识呀,所谓教学相长嘛!”梁俏苦口婆心。转过身,梁俏又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让他们获得成就感。

在一堂“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课堂中,梁俏通过例题变式,让小组实操演练,小组讨论之后,同一个题目竟然可用多种思路解答,学生们学会举一反三,大家都很兴奋。

一个月后,原本自卑不敢说话的学生慢慢变开朗、积极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同学的关系也更加融洽。学生们爱上这种教学模式,如果哪节课没有进行小组讨论,孩子们反而问:“老师,怎么不给我们小组讨论呢?”

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梁俏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仅一年时间,这个模式迅速在全校得到推广。

“小组合作学习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枯燥,我爱上了学数学!”金田三中233班李毅同学说。

因为教学成果突出、管理学生工作优异,梁俏在从教的第11年便获得中学高级职称。

作为年级备课组组长,梁俏热心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有计划地组织数学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上课—听课—研讨”,特别是对新调入学校的教师,她更加注意跟踪听课、及时予以点评,数学组团队在她的带领下教学成绩斐然。

蒙老师就是其中的一员。当看到梁俏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屡见成效,她主动向梁俏取经,梁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当学生不配合时,梁俏还主动到蒙老师班级里做思想工作,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后来,蒙老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桂平市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就在去年,她也成功评上中学高级职称。

多年来,梁俏帮扶指导的青年教师中,已有3人获得中学高级职称、25人获得中级职称、3人成为桂平市C类骨干教师、21人成为学科骨干教师。

“让乡村里的孩子走出去,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梁俏说。(文内张晓、陈星宇为化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