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貴港日報

本報記者 莫淑媛

“梁老師,您‘五一’假期在學校嗎?我想回去看望您。”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就讀於廣西中醫藥大學臨牀醫學專業的張曉給梁俏發了一條信息。

張曉是梁俏曾經資助過的一名學生。梁俏是桂平市金田鎮第三初級中學老師,從教10多年來,她管理的班級沒有一個學生輟學、失學,全部順利升學。她說,自己有責任有義務幫助這些孩子渡過難關,希望每一名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學業。

金田鎮位於桂平市北部,背靠大瑤山,是太平天國運動的策源地,金田鎮第三初級中學就坐落在這裏。

2008年,梁俏大學畢業,考上特崗教師,來到這所離家100多公里的鄉村學校,與另外兩名女教師一起住在10平方米的瓦房裏。“來到金田三中的第一天,我就想回去了。”梁俏向記者坦陳。

“無論你做什麼決定,爸爸都支持你,但是你要真正想清楚,不要讓自己後悔。”父親在電話中跟女兒說。

“我怎麼能這麼容易被打倒呢?如果人人都如此,那誰來鄉村學校教書?”跟父親通完電話後,梁俏決心把這份艱苦看作是對自己人生的鍛鍊和考驗。

“梁老師,週末來我們家包餃子吧!”

“中秋節來我們家喫飯吧!”

……

同事的真誠相待、孩子們的淳樸好學,梁俏常常爲之動容。她突然覺得:“留下來好像也沒有那麼難!”

“只要有空,晚上都會去巡堂。”梁俏覺得,鄉村孩子多爲留守兒童,較爲自卑與敏感,需要班主任更爲細心地關注。

陳星宇曾是梁俏班上一名活潑好動的學生,進入九年級後,卻開始沉迷手機遊戲,無心學習。梁俏幾次教導,他都不爲所動。於是,梁俏決定去家訪。原來,陳星宇的父母忙於做生意,疏於對孩子的管教,孩子又正處於青春期,容易沉迷網絡。

“一定要想辦法幫他!”梁俏在隨後的觀察中發現,陳星宇喜歡打籃球,於是專門安排籃球賽,讓他擔任隊長,培養他的責任擔當與團隊意識。

就這樣,陳星宇在籃球中找到成就感,發自內心地感謝梁老師,重新把心思放到學業上來。後來,陳星宇從中職升到大專,又考上大學本科,現在正朝着自己的夢想前進。

跟陳星宇家庭情況相反,前面提到的張曉,她的家裏有4個兄弟姐妹,母親生病住院,父親在外打工,家裏甚至沒有房子,一家人住在伯父家中,4個孩子擠在一個房間裏。張曉作爲大姐,看着困難的家庭,萌生輟學打工的想法。

“懂事乖巧,學習成績優異,我怎麼捨得她輟學呢!”梁俏決定幫助她。她先幫助張曉申請延遲伙食費繳費時間,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主動資助張曉的伙食費、資料費,因爲身材相似,梁俏還把自己的衣服送給張曉穿。

在梁俏的幫助下,張曉重燃學習熱情,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桂平市潯州高中。

“把孩子交給梁老師,我們放心!”學生家長說,梁老師不僅用心教好學生,還常常教我們家長如何發掘孩子的閃光點,是一位有責任有擔當的好老師。

很多人一提起數學課就“昏昏欲睡”。作爲數學科的科任老師,梁俏常常會苦惱於學生不主動學、不主動問。梁俏常常思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機緣巧合,2013年,梁俏參加在南寧舉辦的“綠城之春”教師技能比賽觀摩課。觀摩課上,老師利用前半節課講知識點和例題,後半節課留給學生小組學習。每個小組由5至6名學生組成,每個小組配一個小黑板,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分配任務,互相探討問題,整個課堂顯得非常活躍。

“我們農村學校也可以嘗試一下啊!”說幹就幹,梁俏結合實際引入新模式。但學生們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面對新的教學模式,學生們大多產生牴觸心理。

“學習較好的不願意花時間幫助後進生,後進生不屑於向成績好的同學請教,大家都不願意分組。”學生不配合,梁俏也不氣餒,她分批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一個個學生溝通。

“你幫助別人,不僅別人學習到知識,同時自己也能鞏固知識呀,所謂教學相長嘛!”梁俏苦口婆心。轉過身,梁俏又鼓勵後進生主動發言,讓他們獲得成就感。

在一堂“用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課堂中,梁俏通過例題變式,讓小組實操演練,小組討論之後,同一個題目竟然可用多種思路解答,學生們學會舉一反三,大家都很興奮。

一個月後,原本自卑不敢說話的學生慢慢變開朗、積極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全面,同學的關係也更加融洽。學生們愛上這種教學模式,如果哪節課沒有進行小組討論,孩子們反而問:“老師,怎麼不給我們小組討論呢?”

看到孩子們的變化,梁俏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僅一年時間,這個模式迅速在全校得到推廣。

“小組合作學習讓我們的數學課堂不再枯燥,我愛上了學數學!”金田三中233班李毅同學說。

因爲教學成果突出、管理學生工作優異,梁俏在從教的第11年便獲得中學高級職稱。

作爲年級備課組組長,梁俏熱心指導和培養青年教師,有計劃地組織數學組教師開展集體“備課—上課—聽課—研討”,特別是對新調入學校的教師,她更加註意跟蹤聽課、及時予以點評,數學組團隊在她的帶領下教學成績斐然。

蒙老師就是其中的一員。當看到梁俏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屢見成效,她主動向梁俏取經,梁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當學生不配合時,梁俏還主動到蒙老師班級裏做思想工作,動員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後來,蒙老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桂平市優質課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就在去年,她也成功評上中學高級職稱。

多年來,梁俏幫扶指導的青年教師中,已有3人獲得中學高級職稱、25人獲得中級職稱、3人成爲桂平市C類骨幹教師、21人成爲學科骨幹教師。

“讓鄉村裏的孩子走出去,爲鄉村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畢生爲之奮鬥的目標。”梁俏說。(文內張曉、陳星宇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