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國璇)17日,“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大學舉行。大會的主題是“數智化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建設”,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等全國30所高校的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現場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與創新實踐。

5月17日,“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大學舉行。北京大學校長龔旗煌、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副司長陳郭華、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康震、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姜國華、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主任袁振國共同啓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聯盟。圖爲啓動儀式現場。中新網記者蔣啓明攝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副司長陳郭華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演進,善用數智化爲高等教育賦能已成爲大勢所趨,加強數智化方面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已是哲社研究的重要方向。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紮根中國大地,找準構建自主知識體系的座標;二是深化交叉融合,打造推進科研範式變革的新樣本;三是強化溝通研究,構建匯聚社科各方面力量的共同體。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聯盟祕書長姜國華說,成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聯盟,旨在加強實驗室之間的溝通與協作,發揮實驗室建設的最大合力。通過整合各單位成員的資源和優勢,聯盟將推動文科研究向更深入系統的方向發展,爲解決全球性、複雜性的社會問題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聯盟也將加強與國際知名文科實驗室的合作交流,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研究理念和技術手段,提升我國文科研究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聯盟還將積極推動文科研究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通過與產業界、政府部門緊密合作,促進文科研究成果的商業化和社會化,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學術論壇和圓桌對話環節,討論主題涵蓋“數字人文與技術倫理”“計算社會科學與智能社會治理”“數智化時代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與高校人才培養”“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與學科交叉”“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與產學研生態鏈”六大主題。

據悉,本次會議將持續3天。5月18日,各聯盟成員單位將在圓桌對話環節深入探討實驗室與高校人才培養、學科交叉、產學研生態鏈等話題。參會嘉賓將參觀北京大學全球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的成果展,並考察清華大學計算社會科學與國家治理實驗室。5月19日,參會者將前往百度公司進行實地調研,瞭解前沿科技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應用。(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