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鄂州日報

日前,記者從華容收費站下高速,發現道路兩旁裸露土地換上“綠裝”,香樟、桂花、紫薇、銀杏等十幾種綠植苗木枝繁葉茂、錯落有致。藍天、青草、綠樹、紅花,自然美景讓市民們的出行更有“看頭”。

這是華容區“疤痕”治理工作的成果之一。自2023年我市開展“疤痕”治理專項行動以來,華容區針對轄區內的閒置用地、裸露地塊、大型戶外廣告、空中“飛線”等問題進行全面摸底排查,發現“疤痕”點位問題120處,並針對性制定治理辦法和責任清單,開展精細化治理工作。

高速公路出入口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城鄉建設品質的體現。華容區聚焦高速出口環境治理工作,經過兩個多月的持續治理,使道路右側40畝荒地重新穿上綠色“新衣”。此外,因地制宜規劃建設公共場所也是“疤痕”治理工作的“金點子”。楚藩大道東西向貫通華容區城鄉,是區域發展“中軸線”,沿街有許多便民商業,卻缺少“親綠”活動空間。今年年初,該區城管部門將該道路北側一塊1500平方米的閒置空地改造成口袋公園。記者在公園裏看到,一條環形步道曲徑通幽、聯通整個公園,四周種植石楠、香樟、廣玉蘭等綠植,一位年輕的媽媽正領着蹣跚學步的孩子在園中玩耍。“多個城市綠化提檔升級工程以及5個口袋公園的新建工作正在推進,我們將繼續加大環衛作業力度,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形象。”華容區城市管理執法局市政園林股負責人柳凡介紹。

一個個“疤痕”空間的治理和改造,讓有限的城市空間在功能上得到延展,不僅彰顯着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也回應了市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