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地響應!集體下調

5月17日,央行“三箭”齊發穩樓市,宣佈下調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首套不低於15%,二套不低於25%;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取消全國層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

隨後,多地積極響應,紛紛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陝西、合肥等地還調整了公積金貸款政策。

多地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央行發文後,多地加快跟進落實。5月17日,多個省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積極響應央行政策。

5月17日,河南省省直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發佈通知明確,對於購買首套住房的購房者,五年期以下(含五年)和五年期以上的貸款利率分別下調至2.35%和2.85%。購買第二套住房的購房者,五年期以下(含五年)和五年期以上的貸款利率分別下調至2.775%和3.325%。

對於2024年5月18日前已經發放的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2024年5月18日至2024年12月31日仍執行原利率,自2025年1月1日起執行下調後的利率標準。對於已經受理且放款日爲2024年5月18日(含)後的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將直接執行下調後的利率標準。

此外,鄭州、洛陽、開封、信陽等地也於當晚發佈消息明確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

江西、合肥、成都、廣州、重慶、東莞等地也發通知稱,公積金貸款利率18日起下調,存量貸款2025年1月1日調整。

雖然對於存量公積金利率的調整統一在2025年1月1日進行,不過各地細節略有不同。例如,部分城市對存量調整有附加的期限要求。成都市和大連市要求,2024年5月18日之前發放的住房公積金貸款:貸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貸款利率將在2025年1月1日進行調整;貸款期限爲1年的,貸款利率不作調整。

多地調整公積金貸款政策

除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外,還有地方調整了公積金貸款政策。

5月17日,陝西省住房資金管理中心發佈《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出,首次使用公積金貸款購房的,首付比例不低於20%;結清首次公積金貸款後,再次使用公積金貸款購房的,首付比例不低於25%。使用公積金貸款購買二手住房的,房屋建成年限不超過30年,貸款期限與房屋建成年限之和不超過40年,貸款期限最長爲30年。二孩及以上多子女家庭使用公積金貸款購房的,貸款最高額度在現行政策基礎上提高至1.2倍。

5月17日,合肥市發佈《關於調整我市個人住房公積金最高可貸額度的通知》。通知提出,借款人家庭夫妻雙方正常繳存的,住房公積金最高可貸額度調整爲100萬元;借款人單方正常繳存的,住房公積金最高可貸額度調整爲70萬元。多子女家庭購買首套住房,夫妻雙方正常繳存的,住房公積金最高可貸額度調整爲120萬元;借款人單方正常繳存的,住房公積金最高可貸額度調整爲84萬元。

5月17日,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家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有關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出,家庭住房套數以購房所在地房產管理部門出具的查詢結果或認定證明爲準。住房公積金貸款首套房、二套房政策根據家庭住房套數和住房公積金貸款情況認定。住房公積金貸款情況以住建部住房公積金監管服務平臺查詢結果爲準。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款比例政策保持不變。

市場人士認爲,當前部分潛在購房者存在觀望心態,在等待出臺更大力度的支持政策,存在“再等等”的心態。本次一攬子政策出臺後,將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購房者的政策預期,有望形成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底”。

延伸閱讀:

財經聚焦|新一輪房地產金融政策組合拳影響幾何?

5月17日,新一輪支持房地產的金融舉措出爐:明確取消全國層面房貸利率政策下限、下調房貸首付款比例和公積金貸款利率、擬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此時揮出房地產金融政策組合拳出於哪些考量?政策“工具箱”上新又將帶來哪些影響?

降低居民購房門檻 提振住房消費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17日聯合發佈通知,首套和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款比例分別降至不低於15%和不低於25%。中國人民銀行還宣佈,取消全國層面首套和二套房貸利率政策下限,並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

“從首付款比例、房貸利率兩個方面對住房金融政策進行調整,可適當降低居民住房消費門檻,同時減輕居民住房消費負擔。”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介紹,調整後,首套房首付款比例已達歷史最低水平,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也創下近年新低。

在業內人士看來,取消全國層面房貸利率政策下限,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將推動住房貸款利率繼續降低。

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落地以來,越來越多城市因城施策,下調或取消首套房貸利率下限。記者瞭解到,截至今年4月末,全國343個城市中已有67個取消了首套房貸利率下限。目前,除北上廣深等少數一線城市外,大部分城市房貸利率下限已降至全國統一水平。

業內人士預計,此次政策調整後,將有更多城市取消房貸利率下限,個別保留當地下限的熱點城市自主定價空間也會明顯擴大。政策落地後,大多數城市房貸利率可能下降0.3個至0.4個百分點。按照100萬元貸款、30年期限、等額本息還款方式測算,總利息支出可減少7萬餘元。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此次住房金融政策調整力度較大,超出預期,傳遞出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明確信號,有助於穩定住房消費信心,提高居民住房消費的意願和能力。

政策“工具箱”上新 支持盤活存量住房

盤活存量住房是化解房地產風險的關鍵。此次中國人民銀行擬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據介紹,擬設立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規模3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發放對象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1家全國性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陶玲介紹,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可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中國人民銀行按照貸款本金的60%發放再貸款,預計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董希淼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按照貸款本金60%發放再貸款,而且再貸款資金是要償還的,不是對企業的補貼,不等同於政府下場“無償救助”。金融機構根據地方國企申請,自主決策發放貸款的條件,有了合格貸款後才能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再貸款。

記者瞭解到,中國人民銀行明確提出,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不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地方國有企業由城市政府選定,被選定的地方國企及所屬集團不得爲政府融資平臺,收購資金通過租賃經營收入和未來售房收入回收。

記者前期調研瞭解到,鄭州、南京、珠海等地國企已先行先試,通過直接收購、以舊換新等方式參與存量住房去庫存,目前各地公佈的計劃收購住房已經超過1萬套。

陶玲說,這項政策可以推動商品房市場去庫存,加快保障性住房供給,助力推進保交樓工作和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在再貸款政策支持下,房地產企業出售已建成商品房後,回籠資金可用於在建項目續建,改善房企的資金狀況。

政策穩步銜接 推動房地產向新模式轉變

從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到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再到推出新一輪房地產金融政策組合拳……隨着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金融舉措也不斷適應形勢需求調整優化。

在業內人士看來,房地產金融政策一脈相承,新舊政策銜接穩步有序,一方面持續加大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力度,另一方面防範房地產風險外溢。

“這一輪政策調整力度較大,但沒有改變一貫的政策取向。”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爲,儘管房貸利率限制基本放開,但首套和二套房首付比例仍有一定區分度,首套房明顯更低。另外,按照因城施策原則,預計個別熱點城市暫時還將保留房貸利率下限。這些有助於平衡好房地產市場的當前穩定與長期發展,避免重走“靠房地產拉動經濟”的老路。

4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緊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專家表示,此次優化調整房貸政策,是對中央政治局會議相關部署的貫徹落實和積極響應。中國人民銀行選擇此時發佈相關政策,也有支持信貸平穩增長方面的考慮。未來房貸仍是銀行的優質資產,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貸款利率下降減少的利息收入,有利於穩定銀行淨息差。

曾剛認爲,此次政策優化調整的過程中,多次強調市場化原則,這體現出金融管理部門市場化調節的清晰思路。隨着我國經濟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金融配置資源的能力不斷優化,房地產領域也可更多交由市場機制調節,推動房地產企業向新發展模式加快轉變。(新華社記者:吳雨)

責編:郭晨希   校對:馮雯君圖編:周   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