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新浪財經2024基金高質量發展大會隆重啓幕!監管層、頂流經濟學家、逾20位公募基金掌門人、近百位基金經理、近30位當紅人氣財經大V相聚鵬城,共話基金行業發展與基金投資新機遇!

本屆基金高質量發展大會主題爲“助力新質生產力 共赴高質量發展”。在“新國九條”得引領下,資本市場已成爲企業融資和推動經濟轉型的關鍵平臺,而新質生產力則是經濟向高質量、高效、公平、可持續和安全發展的核心動力。本屆活動,竇玉明、王凡、齊斌、王一平等資管行業大佬;劉煜輝等頂流經濟學家;郭磊、劉晨明等賣方研究大佬;梁杏、王羣航、李文良等投研大咖蒞臨現場,百位重磅嘉賓齊聚,共同見證行業榮譽,共議未來投資風向,思辨如何助力新質生產力!

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戴志鋒會上表示,分析框架在發生變化,經濟往上走的空間要看整個市場主體的信心是什麼樣的,不管是投資者、生產者還是消費者,我們覺得未來的特點是,政策安全邊際很高,但是經濟又取決於未來市場主體的信心,我們的投資框架也發生了變化。

我們看好今年的投資機會,今年的經濟有底部,市場有底部,上升空間需要觀察,這種情況下可能投資面是更重要的東西,像銀行股爲什麼基本面不算特別強?但今年表現比較強,未來還會比較強,因爲它是高股息的品種,也不會爆雷,安全邊際很高,我們選股的邏輯就發生了變化,今年基本面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基本面可能各個行業都面臨壓力,但是投資面很重要,市場和政策和底部,但是高度需要觀察,在市場彈性沒起來的時候,大家可能會拿到高股息的品種,對於中國來說,投資面可能比基本面更重要,這是和大的環境背景有相關性。

演講全文如下:

感謝新浪財經的邀請,我是中泰證券研究所的戴志鋒,今天新浪財經給我的題目是投資方法論,這幾年我也很困惑,我是研究經濟學的,這幾年經濟週期理論對經濟和市場的分析效果有點減弱,我們也在探索一些新的方法和分析方式,大的背景主要是大環境發生變化,特別是政策環境和經濟環境,包括金融政策,我們梳理了這幾年金融政策的環境發生了變化,以前傳統的經濟學分析框架可能有些問題,因爲整個環境是變化的。

我介紹一些新的分析框架,我們覺得更多要從經濟行爲學看經濟的結果,我們的分析框架首先看決策層的思路和邊際的變化,在政策的執行層的思路和邊際變化,最後映射到社會不管是投資者、生產者還是消費者對政策的理解和行爲以及變化,大家共同的合力形成經濟的結果,這是新的分析框架。

拿昨天的地產政策來說,昨天這麼多部委一起出文件,有很高層面的表態,我們感覺最高層對房地產的態度,邊際上發生了明顯變化,資本市場對房地產股相關板塊的異動也是合理性,決策層發生了變化。

下一步我們要觀察什麼東西?我們要觀察政策的有效性,第一個看政策落地情況是什麼樣的,現在給了3000億,未來央行、中央財政要給多少額度,這個要看執行層怎麼做。現在政策落地的情況也要考慮各方面的情況,現在規定地方政府平臺不能借這個錢,現在房地產放鬆和化隱形債務要割裂開,地方政府的動力有多強,後面還要觀察,即使低息貸款,把房子買過來,再出租,可能也是不賺錢的,但是爲了去庫存,地方政府可能也有衝動,地方政府未來採取多大的力度配合,後年也需要觀察。買房背後的監管和考覈,地方政府怎麼做,也需要觀察。在政策的執行層面上,地方政府會採取什麼樣的行爲,這個也需要觀察,制約大家增長需求的是什麼因素?這是需要考慮的,最終的效果傳遞到整體社會的情況是什麼樣的。

我們感覺這次房地產政策的轉向,最終要看政策的執行者和最終的消費者的行爲變化,最終形成的結果,這是我們分析的框架,如果剛開始力度不大的話,房地產下行壓力還是存在的,政策可能還要進一步放鬆,包括額度的進一步放鬆,就像股市一樣,像3000點股市一樣,這是我們整體的分析框架。

現在回到整個宏觀政策形勢是什麼樣的,我們理解有幾點,現在的政策最核心的是底線思維,去年地方化債最核心的是銀行給地方債務漲期降息,去年從地方債務化解來看,政策底線思維很明確,我們說地方債爆雷、小銀行爆雷都不會出現,因爲政府的底線思維較強。

這次股市也一樣,市場跌到後面,政府大力出手,政府的底線思維很明確,包括這次房地產大家可以看看,爲什麼會轉向?4月份數據不好,5月份的數據還是不行,這些都是使得政策的大方向,你可以看到政策一直強調底線思維,就像金融行業防範和化解金融系統性風險是一直強調的,每個領域的底線思維一直比較重。我們感覺房地產這次政策的核心,可能也是防風險,拖住底部,這可能是政策的核心。

未來不管是看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包括經濟,我們覺得政策的底線思維是非常明確的,它要防止系統風險,政策的底線思維現在已經看得很清楚,各個市場出問題的時候,最終還是要解決,只是解決的過程和過程當中各個主體行爲模式變化需要跟蹤,會有波段,最終還是會解決的。我們一直在說,這些大的風險不會有大問題,這是我們覺得政策最核心的一點是有底線思維,對金融行業來說是防範和化解金融系統性風險。

但是政治又有多面性,我們覺得不管怎麼樣,這個底線思維肯定是最核心的一點,最終在政策上體現出來的,這是我們對政策的理解。

政策是這樣的話,經濟上會是什麼樣的?現在整個經濟是從房地產、基建驅動轉型的過程,整體來說,地產基建週期的轉型壓力沒有日本那麼大,那時候日本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房地產危機,我們看微觀數據,像當時銀行、金融機構可以直接買土地,當時東京片區可以買下整個美國地價的市值,它又是自然破滅的過程。我們吸取教訓,我們比例沒那麼高,壓力沒那麼大,我們轉型的壓力還是有空間的。

現在來看要轉型到製造業,我們希望到製造業,這是經濟政策大的轉型方向,這個時間點怎麼把握?有短期和中長期的平衡,製造業的驅動來說,我們覺得它和民生的關聯度後面需要觀察,高端製造業對就業的影響比較有限,今年的宏觀特點是數據還是不錯的,因爲國有投資還在加強,製造業還在加強,但是微觀的經濟體驗比較弱,這是比較大的挑戰,從房地產基建驅動到製造業驅動,宏觀數據和微觀體驗的分化還會加劇,怎樣提升消費,這是很大的挑戰。

不管是房地產的問題,還是製造業驅動的問題,最終是整個社會信心提升的問題,我們講分析框架在發生變化,我們經濟往上走的空間要看整個市場主體的信心是什麼樣的,不管是投資者、生產者還是消費者,我們覺得未來的特點是,政策安全邊際很高,但是經濟又取決於未來市場主體的信心。我們的投資框架也發生了變化,去年我們在寫策略報告的時候,銀行股基本面比較弱,息差在往下走,但是我們看好今年的投資機會,今年的經濟有底部,市場有底部,上升空間需要觀察,這種情況下可能投資面是更重要的東西,像銀行股爲什麼基本面不算特別強?但今年表現比較強,未來還會比較強,因爲它是高股息的品種,也不會爆雷,安全邊際很高,我們選股的邏輯就發生了變化,今年基本面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基本面可能各個行業都面臨壓力,但是投資面很重要,市場和政策和底部,但是高度需要觀察,在市場彈性沒起來的時候,大家可能會拿到高股息的品種,對於中國來說,投資面可能比基本面更重要,這是和大的環境背景有相關性。

這是我今天想要彙報的內容,核心的一點,我們覺得這幾年經濟政策發生變化以後,包括市場主體行爲發生變化以後,我們的分析框架發生了變化,我們把我們的想法拋出來,大家共同討論,以上是我的觀點,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