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5月18日消息(記者 王子遙)記者從海南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爲推動海南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經省政府同意,《海南省支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十條措施》(下稱“《措施》”)已於近日印發,以十條措施推動形成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相互貫通、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格局。

一是建設產教融合試點城市。海南將引導海口、三亞、儋州、瓊海等市積極申報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同時,出臺海南省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標準和評價辦法,加強產教融合型企業孵化培養,完善海南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庫,力爭到2025年省內產教融合型企業數量達到50家。

二是完善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海南將引導職業學校聚焦海南自由貿易港四大主導產業、三大未來產業以及海南自由貿易港重點園區產業體系,優先發展航天航空、現代物流、先進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數字貿易、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等產業急需的一批新興專業;將標準化納入各專業職業教育中,培養一支熟悉標準化、精通專業技術的職業化人才隊伍。

三是提升職業學校教師素質能力。建立校企人才雙向流動機制,探索建立選聘行業協會、企業業務骨幹、優秀技術和管理人才到職業學校任職的有效路徑;統籌推進“雙師型”教師分類評價工作。到2025年,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佔專業教師比例不低於60%,企業兼職教師比例不低於20%。

四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職業學校聯合企業、科研院所開展協同創新,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服務中小微企業技改攻關和產品研發。推行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從專業建設、教學場地建設、教學隊伍建設等方面貫徹工學一體化要求。

五是積極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結合重大科技項目成果試點評估工作經驗和成效,推廣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範圍,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

六是搭建產教融合信息共享平臺。海南將搭建產教融合信息共享平臺,及時發佈產教融合政策、產業人才供需、產教合作項目等信息,提供更多校企合作的機會。

七是支持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推動職業學校在園區、企業設立實習實訓基地,推動企業在職業學校建設培育基地。園區對設立的實訓基地提供配套生活服務設施。優先支持先進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應用、護理、康養、托育、家政等契合海南自由貿易港產業發展方向的專業領域實訓基地建設。

八是深化職業學校體制改革。允許職業學校開展有償性社會培訓、技術服務或創辦企業。

九是健全“金融+財政”組合激勵。加大向金融機構推薦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中長期貸款項目的力度,鼓勵銀行機構按照相關規定支持產教融合項目和產教融合型企業發展,創新產教融合類多元化融資品種和金融服務。

十是加大土地扶持和信用激勵政策力度。企業投資或與政府合作建設職業學校、高等學校的建設用地,按教育用地管理,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通過劃撥方式供地,鼓勵企業自願以出讓、租賃方式取得土地。探索採取長期租賃、租讓結合、彈性年期出讓方式供地。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郭微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