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日照日報

全媒體記者 丁波 厲倩

近日,伴隨着陣陣沁人心脾的花香,宋時秀站在包裝車間內的操作檯前,鋪好瓦楞紙,將手裏的“白雪”玫瑰進行裁剪、裝訂、貼標籤、包裝,轉身將這束漂亮的鮮花送上流水線。

用不了多久,這束玫瑰鮮花就會通過冷鏈物流,到達全國的某一個城市,精準配送到某一位愛花人手中。

在她的身後,幾十位工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不停,或清除雜葉、或分揀整理,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宋時秀是莒縣招賢鎮曲坊現代農業產業園的一名“90後”工人。

“我之前一直在外打工,背井離鄉,很不容易,後來家裏人告訴我家門口建了產業園,提供很多就業崗位,我就回來了。”

“現在每個月收入五六千元,比之前在外打工差不多翻了一番,生活也特別方便。”

談起現在的工作和收入情況,宋時秀含笑的眼睛裏有藏不住的歡喜。

和宋時秀一樣,附近有300多名村民在產業園裏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崗位,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增收。

招賢鎮自清代起就有栽培花木的傳統。26年前,前仕陽村率先引進鮮切花種植。2018年,省派莒縣鄉村振興服務隊三下雲南,把國內知名花卉企業雲南禾韻成功引進招賢鎮,隨後本地企業山東浩宇集團將武家曲坊村整村開發,規劃建設曲坊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力設施農業,專業種植高端鮮切花品種。

“我們的訂單一直比較穩定,高峯時期一天能發鮮切花20萬枝,平均起來每天也得10萬枝左右。”山東浩宇園藝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趙善興在介紹鮮切花研發、種植的同時,忍不住向記者分享着訂單喜訊。

瞄準促進鮮切花產業轉型升級,園區積極探索多渠道銷售,在京東、天貓、淘寶等電商平臺設立旗艦店,發展各地經銷商800多家,並依託線上直播和自主打造的“如意花卉”小程序,實現了訂單生產、多元化銷售。

爲了確保鮮切花的新鮮度和運輸時效,產業園專門配備冷鏈物流車輛,與日照機場對接,成立運輸保障小組,量身定製物流解決方案,建立了從生產端到市場端的快速通道。

目前,通過園區帶動,招賢鎮年產鮮切花6億枝,實現年收益約5億元。

在採訪返程途中,記者還聽到一件喜事:爲更好地支持鮮切花產業發展,莒縣將鮮切花產業納入全縣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之一,計劃出臺相關獎補激勵政策,探索村企共建、聯村共建、村社共建發展模式,持續深耕鮮切花產業的“全賽道”,實現從“一花獨秀”到全產業鏈精彩“綻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