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東莞5月18日電 題:廣東力挺民營企業做創新主角

作者 王恩博 王夢瑤

在一年投入研發經費超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中國,民營企業正成爲創新中堅力量,官方爲他們送上支持。

記者近日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採訪團來到廣東,民營經濟貢獻了該省七成以上技術創新成果。廣東亮明態度:要全力支持企業做創新的主角,推動創新資源向優質企業集聚。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魏琪嘉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中國的獨角獸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民營企業佔比相當大,擁有較好創新基礎。將國家政策方針與此優勢結合,能更好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

科技型氫能企業雲韜氫能就在清潔能源賽道上找到了突破口。作爲廣州市燃料電池產業鏈主企業,其參與組建了中國首個氫燃料電池產業創新聯合體,探索氫燃料大規模推廣應用。聯合體發佈的氫燃料電池系統“領航一號”與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車,關鍵技術先進性、氫耗經濟性都達到國際前列。

雲韜氫能展示的“領航一號”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其關鍵技術先進性、氫耗經濟性等達到國際前列。(雲韜氫能 供圖)

雲韜氫能預判氫燃料爆發式增長即將到來。該公司生產製造中心副總經理寇會良介紹,其目前擁有全過程控制的燃料電池智能製造產線,年產能2500臺套。爲滿足全球氫燃料電池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公司計劃年內繼續加大研發及產線投入約4.5億元。

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源於敏銳的市場洞察,也基於靈活的轉型“身段”。

“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許多中國消費者對手機品牌OPPO這句廣告語耳熟能詳。從早年生產播放器,再到做功能機、智能手機,直至如今融入萬物互聯,這家成長於東莞的企業近20年裏三次轉型,不斷契合中國數字化浪潮下的市場變遷。

OPPO公共事務總監任然介紹,公司2016年首次推出快充技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快、最安全的充電技術之一;2020年又推出超閃充、無線閃充等技術,實現了“充電5分鐘刷劇4小時”。截至今年3月底,其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10萬件,除了行業領先的快充外,還涉及5G、影像、人工智能等多個關鍵領域。

OPPO東莞智能手機工廠內的手機生產線。(OPPO供圖)

來到民營企業佔比超九成的佛山,當地正力推傳統制造業“數改智轉”,許多老牌工廠煥然一新。

走進美的廚熱洗碗機順德工廠上千平方米的廠房,只見自動導引運輸車裝載物料靈活穿梭、機械手臂翻飛忙碌。這裏是亞洲最大的洗碗機生產基地,產品銷往全球145個國家和地區,入選世界經濟論壇“燈塔工廠”。

美的洗碗機工廠數字化負責人熊濤說,過去工廠車間主要靠人工排產、調度、搬運,如今人工智能技術已貫穿生產製造各個環節,最快18秒就能下線一臺洗碗機,人員減半產量還能實現翻倍。

5月16日,廣東省佛山市,美的廚熱順德工廠的展廳展示的洗碗機吸引記者拍攝。美的廚熱順德工廠是亞洲最大的洗碗機生產基地,年產量達600萬臺,產品銷往全球145個國家和地區。中新社記者 陳楚紅 攝

不止廣東,放眼更廣闊的中國創新版圖,民營企業已成爲重要主體。全國工商聯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的研發費用總額達1.24萬億元,佔全國研發經費投入超四成。

力挺民營企業做創新主角,各地想方設法提升政策含金量。如北京探索採用以獎代補、貸款貼息、首購訂購等方式支持民企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和基礎創新轉化;上海、江蘇支持民企參與地方重大科技創新決策諮詢,支持其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等。

魏琪嘉表示,隨着中國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前瞻佈局未來產業等,民營經濟迎來諸多政策利好。未來要幫助企業在享受政策紅利、捕捉經濟新增長點方面消除信息不對稱,更好發揮民企對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作用。(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