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板塊應聲大漲。

央行等四部門發聲,樓市重磅政策連發

17日,央行等部門連發3條通知,下調首付比例、房貸利率、公積金貸款利率,具體來看:

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爲不低於15%,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爲不低於25%;

取消全國層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

18日起,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

同日,全國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視頻會議召開,要求打好商品住房爛尾風險處置攻堅戰,紮實推進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點工作。

央行宣佈,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預計將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還表示,城市政府推動符合“白名單”條件的項目“應進盡進”,商業銀行對合規“白名單”項目“應貸盡貸”,滿足在建項目合理融資需求。截至16日,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已經建立了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商業銀行已按內部審批流程審批通過了“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9350億元。

【點評】國家統計局17日公佈的70城房價數據顯示,4月新房價格環比下跌城市數量增至264個,二手房價環比下跌城市69個。房地產市場迫切需要更精準有效去庫存政策,以穩定房價和預期。

分析人士認爲,本次政策在供需兩方面起到了積極效果,首付比例下調等寬鬆政策有望進一步拉動購房需求;供應層面,央行設立3000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通過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有效消化市場存量,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這些措施提振了市場信心,房地產板塊也應聲大漲。

400億超長期特別國債首發

17日,首期400億元30年期特別國債正式發行,債券爲固定利率附息券,票面利率由56家金融機構承銷團進行競爭性招標後確定爲2.57%,全場認購倍數達3.90倍。

按照此前財政部公開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計劃,從5月至11月,財政部將陸續發行20多期超長期特別國債,期限爲20年、30年、50年不等。繼17日30年期品種率先發行後,其他期限品種也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陸續發行。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根據預算報告,今年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已經列入2024年政府性基金預算。

【點評】此次首單超長期特別國債認購情況良好,體現出投資者對首期特別國債的認可,整體有助於後續特別國債發行認購。

分析認爲,在經濟增速換擋階段,特別國債期限拉長能夠緩解中短期債務償還壓力,更好匹配項目週期。當前的利率價格和流動性水平對於特別國債發行來說較爲合適,但仍需要而且大概率會有貨幣政策的配套支持,市場對央行降準、降息及購買國債等均有預期。綜合考慮債券供給節奏等因素,預計央行二三季度先以降準或者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的方式提供流動性支持,待匯率壓力減輕後,再通過降息方式維持低利率環境。

4月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國家統計局17日發佈4月份宏觀經濟數據。

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3%,增速比3月回落0.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比上月加快2.2個百分點。1~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增速較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劉愛華表示,總的來看,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平穩,雖然部分指標受節假日錯月、上年同期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增速有所放緩,但工業、出口、就業、物價等主要指標總體改善,新動能保持較快成長,國民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積極因素累積增多。

【點評】分析認爲,4月以來,經濟運行大體平穩,工業增加值仍是亮點,但消費、基建、房地產開發等需求指標仍然偏弱。總體來說,結構繼續呈現生產快於需求、外需強於內需特徵。

4月底政治局會議要求“堅持乘勢而上,避免前緊後松”,隨着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存量房“收儲”等政策出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有望得到鞏固。

美國對電動汽車等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當地時間14日,美國總統拜登宣佈將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等產品加徵關稅。

這項關稅措施涉及約180億美元中國產品,包括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

其中,美方將對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徵收四倍關稅,從25%提高到100%。將對中國太陽能電池的進口稅翻一番,從25%提高到50%。對部分中國進口鋼鐵和鋁徵收的關稅將增加三倍以上,從目前的7.5%提高到25%。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5日表示,美方進一步增加對華關稅是錯上加錯,只會讓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更多的損失。據穆迪公司推算,美國消費者承擔了加徵對華關稅92%的成本,美國家庭每年增加開支1300美元。美方的保護主義舉措也將對全球產供鏈的安全穩定造成更大破壞。

【點評】實際上,中國電動汽車、鋼鐵等產業在美國市場份額不大,此次加徵關稅對中國企業實質性影響有限,信號意義更強。除了美國大選的政治考量外,美國這一舉動也有給歐盟施壓的意圖,這意味着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出海風險加劇。對美國來說,加徵關稅也意味着商品價格上漲,損害的是本國消費者的利益,也會讓美國通脹形勢一波三折。

騰訊股價重回400港元,創一年內新高

16日盤中,騰訊控股(00700.HK)上漲近5%,股價漲至401港元/股,創一年內新高。截至收盤,騰訊控股漲3.98%,總市值37395億港元。同日阿里巴巴(09988.HK)下跌3.57%,總市值16238億港元。騰訊市值已經超過兩個阿里。

消息面上,兩家公司一季度業績差距拉大。

騰訊控股14日發佈的一季度財報顯示,當季收入1595.01億元,同比增長6%,實現淨利潤(Non-IFRS)502.65億元,同比增長54%。這是騰訊首次單季度淨利突破500億元。騰訊三大主要業務板塊的毛利均實現增長。

同日阿里巴巴業績報告顯示,第四季度(自然年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爲2218.74億元,同比增長7%,經營利潤爲147.65億元,同比下降3%,經調整EBITA同比下降5%至239.69億元。

【點評】騰訊一季度財報超出市場預期,主要緣於騰訊用戶黏性高,廣告業務收入增長,遊戲業務有所回暖。此外,騰訊自身降本增效利潤率持續改善。

阿里業績也重回增長軌道,但投資者對其利潤下滑心有顧慮。爲了增強用戶黏性,阿里不斷向消費者和商家讓利,奪回市場份額的同時也犧牲了利潤。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信心的恢復還需要時間。

黃循財宣誓就任新加坡總理

15日晚,黃循財在新加坡總統府宣誓就職,出任新加坡第四任總理。

黃循財在宣誓就職後發表演講表示,新加坡希望在維護國家利益與權利的同時與各方友好相處。新加坡重視東盟的中心地位以及東盟在促進區域合作與一體化方面的努力。

黃循財現年51歲,曾在新加坡國防、通訊及新聞、文化、國家發展、教育、財政等部門任職。2022年,他被推選爲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第四代領導團隊新領導人。

2023年11月,李顯龍在人民行動黨大會上宣佈將“交棒”黃循財。今年5月13日,72歲的李顯龍向總統尚達曼提交辭呈遞交辭呈,15日正式卸任。

【點評】20年前,李顯龍從父親李光耀手中接棒,就任新加坡第三任總理。在李顯龍的帶領下,新加坡抓住全球化機遇,日益成爲充滿活力且多元的經濟體,人均GDP增長超過一倍,全球金融中心、人才中心和貿易樞紐的國際地位也更加穩固。

李顯龍卸任後,仍將作爲國務資政留在內閣之中,給黃循財提供建議。分析認爲,預計黃循財在執政初期不會有大幅的政策調整。穩健交替有利於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在下一屆大選中給予民衆足夠的信心。

美國通脹全面回落,降息預期回升

當地時間15日,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美國4月CPI環比上漲0.3%,低於3月的0.4%;同比上漲3.4%,較3月的3.5%小幅下降。

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4月核心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3.6%,均低於3月份水平。

美國4月CPI漲幅整體回落,表明近期美國通脹壓力有所緩解,符合市場預期。利好消息進一步提振市場樂觀情緒,帶動三大股指齊創新高。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美元指數有所下行。

【點評】市場都在盯着4月通脹數據,這是美聯儲下一步利率政策的重要參考。從目前來看,4月CPI全面回落至少暫時終結了一季度的“火熱漲勢”,表明通脹壓力逐步緩解,美聯儲或有更多理由在今年內降息。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最新數據顯示,市場預計美聯儲9月至少降息25點的概率已提升至75.3%。

GPT-4o響應時延大幅縮短

當地時間13日,OpenAI發佈了GPT-4的迭代版本——GPT-4o。“o”代表“omni”(全能),既能接受文本、音頻和圖像的任意組合輸入,還能生成文本、音頻和圖像的相關回應。

新模型允許ChatGPT處理50種不同的語言,速度和質量都有所提高。GPT-4o能夠結合文本、音頻和圖像內容瞬間做出反應,和人類反應速度類似。

GPT-4o將於今後幾周內上線,用戶可免費試用。ChatGPT原有付費用戶將獲得新版本更多使用權限。

【點評】相比先前版本,GPT-4o更像一個真實的人了。它在和使用者對話時基本無延遲,能實時作出回應,即使對話被打斷也能繼續,甚至還能察言觀色。這些都是實現逼真語音對話的標誌,也是當前人工智能語音助手面臨的技術難點。不過,和GPT-4比,GPT-4o談不上革命性突破,而且多項功能落地實際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