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智商,常常在兩個時刻達到高峯:一是想抽菸沒有火機的時候,二是想喝酒但沒有開瓶器的時候。

常喝啤酒的人,一般都會掌握各種各樣開啤酒的方法。

比較常見的,是拿一隻手作爲支點,用筷子頂着瓶口,撬起瓶蓋來開瓶。

有的人用這個方法開出氣勢來,“砰”“砰”聲不絕於耳,把一桌子人的啤酒都開了,好像在統治着啤酒似的。

有的人則默默用牙咬開一瓶,我就是這類的。

直接用牙齒去開啤酒,必然是對自己的牙齒有百分之兩百的信心。

有個朋友一喫酸的、涼的東西,就感覺牙齒痠軟無力。在我又一次展示了用牙齒開瓶的技能後,便向我詢問中醫是不是有一些獨特的護齒、固齒的方子,才把牙齒保護的這麼好。

這個問題,其實說來話長,於是我決定寫一篇文章,簡述一下“中醫齒科”的獨到之處。牙齒清潔進階史

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牙齒的清潔與美觀,比如形容美女有“明眸皓齒”、“齒如齊貝”等詞語。

《瓊琚記》描述一女子:“只見脣紅齒白,桃花臉,綠鬢朱顏柳葉眉,因此不忍而去。”

最早期,人們通過漱口的方式清潔口腔。

《禮記》中有“雞初鳴,鹹盥漱”的記載。古代含漱除了用清水外,還用鹽水、濃茶、酒、中藥湯劑等爲漱口劑。

所以說,世界上最早的漱口液,其實是中國人發明的。

到了隋唐時期,“刷牙”開始在中國出現了。

那時候的刷牙方式跟我們今天不大一樣,用的是“揩齒法”。

唐朝醫書記載了這種揩齒法,大概的意思就是說提前將楊柳枝泡在水裏,使用的時候將楊柳枝的一頭用牙齒咬軟了,再蘸上藥粉用來刷牙。

這種用來刷牙的楊柳枝又被叫作“齒木”,是中國最早的刷牙用具,如果沒有楊柳枝,也可以用其他樹枝代替,實在不行就用手直接揩牙。

如果你以爲古人清潔牙齒都得依靠手指頭與簡陋的“齒木”,那就錯了。因爲到了宋朝時期,牙刷已經較爲常見了,被稱爲“刷牙子”。

起初牙刷毛多是用馬尾製作,但馬尾毛比較珍貴,所以也有用豬毛製作牙刷。

後來,隨着工業技術的發展,用尼龍等材質做的牙刷誕生了,漸漸形成了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牙刷的樣子。中醫也有齒科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裏,中醫常用的多是鍼灸、湯劑等方面,而中醫齒科聽起來讓人感到陌生,其實古代醫家也很早就有牙科手術的經驗了。

如果病牙齲洞傷及牙髓,現代手段一般是做“窩溝封閉”,就是在壞牙上塗一層樹脂,保護牙釉質不受細菌等的侵蝕。

古代中醫很早就有類似技術。

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記載了用榆皮、桂等粉末塞入齲齒孔洞,以治療牙疼醫案。

唐代的《外臺祕要》記載,用燒熱的銅箸烙化樹脂(松脂、梧桐淚)、乳香等,填塞齲洞或縫隙,可以修復齲齒。

修復的同時,還可以根據需要加入薄荷、梅花腦、荊芥等藥物,以達止痛殺蟲、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等效果。

不僅僅是填補牙洞,古代中醫的鑲牙、種牙技術也十分成熟。

種牙有義齒種植的方法,也有用牙齒再植的方法。如果牙齒掉不久,且沒有嚴重損傷,是可以將落齒再次植入的。

宋代《聖濟總錄》就記載了“牙齒搖落、復安令着”的再植法:以熟銅等爲末,熱粘入牙槽之中,再貼藥在牙齒上,五天即定,但是要求一個月內不能咬硬東西。

而古代的義齒,通常是以竹木、金屬或者陶瓷製成的,《唐本草》記載了“銀膏種牙”的方法:用錫和銀箔及水銀凝鍊後的銀脆“補牙齒缺落”。

古代中醫齒科之發達,實另小編我歎爲觀止。陳修園的固齒神方

林大棟醫師說,當年他曾得過牙周病,牙齦萎縮很嚴重,牙齒出現大量鬆動。

林醫師身在美國,就去了西醫的口腔診所看診,西醫口腔科醫生很無奈,說這種牙周病啊,沒啥治療辦法,大部分人就牙齒陸續全都脫落,最後再滿口用假牙。

好好的一口牙,咋滴就要全沒了?換成誰也不能接受啊。西的不行就來中的,於是林醫師整了一大罐子中藥牙粉,使用中藥牙粉堅持每日刷牙、漱口,兩個月後牙周病全好了,再次去到西醫牙科醫生複查時,對方大爲驚歎,還想從林醫師那裏進貨。

這個牙粉,就是清朝名醫陳修園的固齒神方。

古人說,不爲良相,便爲良醫。陳修園則是一邊學儒,一邊學醫,後來還考中了舉人。

某時,刑部郎中患了中風,不省人事,滴水不進已有數日,遍訪名醫皆不奏效,後來家人找到了陳修園,陳修園只用了兩劑藥就將其治好,一時之間聲名大噪。

他一生跨越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皇帝,中過舉人,做過縣令,晚年返鄉開辦中醫學堂,普及中醫,育人無數,身後還留下《傷寒論淺注》、《金匱要略淺注》等16本醫書。後人廣爲傳頌。

陳修園留下一個方劑,可專治你牙齒的各種不爽。它就是大名鼎鼎,歷經幾百年驗證,被廣爲讚頌、傳承至今的“陳修園固齒神方”。

《陳修園醫書七十二種》記載:“治牙之方甚多,苦無大效。昔有人四十後病齒,大牙已脫三個,遇德州魯南石相國之弟傳此方,用之動者復固,齒病遂除,既冬月食火鍋並煎炒等物,牙縫裏出疙瘩,用此末多擦一二次,旋既消減,真第一效方也。若於三四十歲既用之,無間斷,可保至老不脫,永免牙患。有此神方,諸方可廢也。”

簡單翻譯一下:治牙病的方子有很多,可惜都沒什麼太大的效果。曾經有人四十歲後得牙病,大牙都已經脫掉了三個,遇到石相國的弟弟傳了這個方子,用了之後,牙齒也不晃悠了,各種牙病也好了。後面即使冬天喫火鍋,甚至煎炒的東西,造成火氣太大,口腔長出了疙瘩,只要用這個藥粉多擦一兩次,馬上就好,可謂是第一速效之驗方!如果能從三四十歲開始,就天天使用,不要間斷,可保牙齒到老不脫,永免牙患。有了這個神效之方,其它的方子就可以不用花精力去關注了。

陳修園經過自己的親身使用,驗證了此方的強大效用,遂稱之爲“神方”,且認爲“有此神方,諸方可廢矣”。

看完原文這段話,是不是覺得陳老師太狂妄了?

其實真正體驗過,堅持用這個牙粉刷牙一段時間,都會在內心油然升起兩個字:服氣!

固齒神方配伍:

1.增強腎氣:補骨脂、墨旱蓮。

2.去胃火、去風火邪氣:生石膏、薄荷、防風、細辛。

3.既強腎氣又去邪氣:青鹽。

4.燥溼化濁:花椒、白芷。

一個方子,9味藥材,把牙齒乃至整個口腔問題都解決了。

這個固齒神方非常嚴謹,不但有清熱消炎的藥,也有疏風散寒的藥,寒熱兼治。其中的墨旱蓮、補骨脂就有滋補腎精的作用,是固齒常用藥。

對於現代人腎虛導致的牙齒鬆動,光用牙膏無任何補益作用,只能清潔。但固齒牙粉卻可以又清又補,二者兼顧。美中不足,合方化裁

用牙粉治好了牙周病,林醫生便堅持使用陳修園的固齒方刷牙,但慢慢的發現了一個問題。

此方雖好,但數年如一日的使用下來,會有一個小缺點:牙齒變黑。

問止的精神就是精益求精,不能忍受美中不足,一定要改良。此時,相信很多人也跟我們一樣想到了另一個大名鼎鼎的固齒配方。

這就是倪師曾說的:炮附子、青鹽。

我們精一書院線下見面會,曾舉辦過多場現場製作倪師版固齒牙粉的手作活動,很受學員們歡迎。

兩個版本的配方,各有優勢,又各有美中不足。論固齒,神方更強;論不讓牙齒變黑,炮附子青鹽更合適。那該怎麼辦?

於是,我們將這兩款方劑合而化裁,去除了固齒神方中容易使牙齒變黑的幾味藥,如墨旱蓮,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帶着個“墨”字那可不得有點染色能力啊。同時,將倪師留下的方劑中的炮附子替換爲效果更好的問止標準的蒸附片,蒸附片的炮製過程中沒有膽巴鹽,故此對身體無害。兩方合之,形成了——問止固齒牙粉。

問止固齒牙粉充分保留了兩個原方的精髓,經過兩遍精細過篩,粉質十分細膩。能固齒、治牙周病,還不會染黑牙齒,更無炮附子膽巴鹽對身體的傷害。

通過多種藥材配伍,固的不僅是牙齒,更是在保養身體各髒,助其運轉良好。

堅持用固齒牙粉刷牙,牙齒鬆動、牙齦出血、牙齦萎縮等問題,不在話下。現代人常見的牙痛、牙周炎、口腔潰瘍,均可使用。通過刷牙、漱口的方法,居家便可輕鬆固齒。

我自己也在每天晚上用問止固齒牙粉刷牙,根據我的實踐體會,以下幾種用法可供參考:

1.用小勺將牙粉倒在牙刷上,或直接用溼牙刷粘牙粉,代替牙膏刷牙(前期不適應也可用少量牙膏搭配牙粉共同刷牙);

2.牙痛時可用適量牙粉敷貼痛處止痛;

3.可用適量牙粉,加上清水含漱5分鐘後吐掉。

俗話說,牙好胃口纔好,喫嘛嘛香!祝大家到七八十歲,還有一口能幹嚼蠶豆的好牙。

但小編還得提醒一句:牙粉是外用的。其中有細辛打粉,不適合內服。我之前在羣裏看到某羣友分享,自己很節省牙粉,於是漱口之後直接把牙粉和水嚥了……關鍵是這位羣友還很開心地說:效果真好啊,不光牙疼沒了,腰腿疼都好了……

不管咋樣,咱外用,別吞。記住啊,別吞。“問止”是問止中醫持有的商標

問止中醫系列商標包括“貞一、純覺、本義、問止中醫大腦、問止中醫大腦、問止名醫大腦、問止明醫大腦、問止大醫小課、大醫小課、問止精一書院、問止輕補、問止暖茶、問止輕養、問止百科、林大棟、大律、問止AI聯盟、問止輕養、忘江湖、大須齋”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