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5月16日,“鐵路大廚”合肥客運段泰深車隊廚師張榮棟正式迎來退休。張榮棟用42年的時間,用敬業和奉獻在流動的車廂,雕刻下了爲旅客服務的腳印。

1981年,懷着對鐵路的嚮往,張榮棟進入了鐵路工作,在入路的42年裏,他曾擔任列車員、供水員、餐車廚師等工作,無論在哪個崗位,他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鐵路事業,將自己的熱情獻給了南來北往的旅客。

張榮棟爲人和藹可親,善解人意,同事都親切喊他“老張”,在合肥客運段泰深車隊四班擔任廚師。“列車上炒菜,和家裏不一樣,列車變軌時,車體會有晃動,必須扎穩馬步保持平衡。”他說,剛到餐車做飯時,切菜經常切到手。如何在晃動的列車上炒好菜,對於列車廚師是一個最大的考驗。20年的廚師經歷,讓他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從切菜到炒菜,從檯面衛生到擺盤技巧,他一直都在不斷的學習完善。

老張還熟知了解每個乘務員的飲食喜好。無論旅客還是乘務員,他都會詢問飯菜是否可口,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下一次炒菜時,有針對地調整菜的口味。隨着廚藝的不斷精進,老張做的飯菜旅客好評如潮,就連普通的乘務餐都讓乘務員們讚不絕口,乘務員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在普速車上喫到了五星級飯店的味道。

在值乘的日子裏,老張總能給大家帶來驚喜。老張有個小本本,上面記錄着每位乘務員的出生日期,每當乘務員過生日時,都會有老張的特色菜加餐和長壽麪。有的乘務員說,“哎呦,我都忘了自己今天生日,‘老張’有心了,謝謝”。每當有哪位乘務員生病了也能享受到“張氏病號飯”。老張就是這樣的人,時時處處替他人着想。

2023年暑期運輸期間,有一次,在合肥開往深圳的K91次列車上,一位面色蒼白的女士來到餐車求助。正在餐車值班的張榮棟見狀,趕忙攙扶這名女士到餐車就坐,女士自述剛纔急於趕車加上天氣太熱,有點頭暈、四肢無力。張榮棟看到這位女士滿頭大汗,察覺到她有可能中暑了,轉身進入廚房端來一碗綠豆湯。在張榮棟的幫助下,該女士的中暑症狀得到了緩解。

疫情期間,有同事隔離在家,班組人員緊缺,“老張”主動請纓擔任列車員。脫下廚師服,穿上鐵路藍,幹起乘務工作來也是得心應手。“老張”說,“大家在一起工作,一年有半年的時間在一起,比陪伴家人的時間都長,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只要車班有需要,我隨時都能頂上。”

5月16日,張榮棟正式退休,四班全體乘務員齊聚出勤室,爲張榮棟舉行退休歡送會,站立在講臺上的老張淚水簌簌而下,感慨萬千。張榮棟哽咽着說:“狹小的列車廚房,見證了我的成長,爲乘務員和旅客送上溫暖的飯菜,是我職業生涯中最有意義的事,一路走來,有汗水也有歡樂,這是我一生最美好的回憶。”

大皖新聞記者 劉暘 通訊員 胡珊 吳新毅

編輯 陶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