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感”“清新”“邻家男孩”是许多观众对费启鸣的第一印象,这也让其在近年备受青春剧导演的青睐。当费启鸣接到《少年巴比伦》的剧本时,李光南在他看来是个偏“功能性的角色”,但他对表演的追求不仅如此。为了将这个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他与导演和制片反复沟通讨论,将角色弧光补充完整。

“我希望我演的角色是一个真正的‘人’,无论是好还是坏,观众都可以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这是作为演员的费启鸣给自己的目标。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在剧组刚完成一整天的拍摄。即使当时他身体有些不适,但从电话另一端传来的声音依旧响亮、言语自然轻快,让你丝毫感受不到他疲惫的状态。或许这正是他身上那种可贵的“少年感”:真实、活力,永远积极,绝不内耗。



1

重塑一个“功能性角色”

“希望能得到观众的理解”

在此前的影视作品与综艺节目中,费启鸣展现出的阳光、开朗的“喜剧人”特质吸引到了《少年巴比伦》的导演,“我身边的工作人员、经纪人都会觉得我有点好笑,总会发生一些很蠢的事情,什么下巴脱臼了、吃蘑菇中毒了……(导演)他们也觉得我比较搞笑、有趣,因为李光南这个角色原本的作用其实就是活跃气氛。”

费启鸣坦言,在他最初看到的那版剧本里,李光南是个“偏功能性的角色”,“跟很多青春剧的男二、男三的属性一样,基本就是在辅助男女主角的感情线。”但费启鸣对表演的渴望并不止于此,他希望自己塑造的角色能够有血有肉、真实立体。“我想要让李光南跟别人不一样,我就不能够只完成导演跟编剧的基础要求,我一定要为他赋予一些东西。”



于是,费启鸣与导演和制片人见面,认真地聊了聊李光南这个人物的故事,将他的原生家庭、成长、事业、感情线都补充得完整而丰富。“我觉得任何人做事、说话都要有一个原动力。”在费启鸣看来,李光南这个人物的行为动机在于原生家庭的缺陷、经济条件上的不足,“他其实就是需要钱,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好,为了能够跟心爱的人在一起,他需要疯狂地赚钱,所以他可能走过歪路,背叛过朋友,这让他后面所有的行为逻辑合理了。”

费启鸣希望自己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正儿八经的人”,有充分的动机、完整的弧光,能让自己和观众理解、共情。“我希望自己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我发自内心喜欢的角色。如果一个演员不爱自己的角色,那演出来的这个角色,观众也不会爱。如果将来有一天我能做到让每一个角色都得到观众的理解,我就觉得我自己成了。”

2

拍戏就是要“苦中作乐”

回忆剧组生活“好玩又中二”

回忆起《少年巴比伦》的拍摄过程,费启鸣用“好玩”和“中二”描述那段热血时光:“到了汕头之后,大家每天都满城找吃的喝的,有时候莫名其妙地一起淋雨、绕着大马路跑,有时候拍戏拍了一个通宵,收工之后还不想回去睡觉,就一起去吃早饭”,他说:“人生不就是苦中作乐吗,大家在4个月把工作跟生活融在一块儿,感觉日子好像也没有那么难熬。”

《少年巴比伦》的主演们大部分都是“e人”,少年之间从不缺共同话题,相处起来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用不了多久就打成一片。剧中饰演李光南好兄弟路小路的侯明昊,和费启鸣一样爱骑摩托车,在圈内也有不少共同好友,两个男孩在片场朝夕相处,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演员之间的默契和火花,也能反哺到剧中的人物关系,让群像戏更自然生动。“因为我们在生活里就足够亲近跟熟悉,很多东西带到戏里的时候就不需要刻意去设计什么走位或者节奏,就会有很多本能的反应。”



虽然剧中的时代背景设置在上世纪90年代初,但费启鸣相信,人物的情感并不会随着时代环境发生变化,生于1996年的他并不难理解、共情那个年代的人物关系。“我觉得朋友非常重要,像李光南和路小路的关系,我觉得就很像我和老家的发小。在你脆弱、需要倾诉、分享快乐的时候,都会有这么一个人在陪伴着你,你也相信他可以永远无条件地站在你身边,我觉得这样的关系其实是非常难得且值得去珍惜的。”

3

积极行动

对抗“被动”

许多青年演员都会担心被某一类型的作品或角色“定型”。出道以来,演过不少青春题材片的费启鸣面对这一问题时,则显得松弛和通透,拥有一颗难得的平常心:“我觉得演员的本质就是要演好戏,在我这个年纪,我还没有感受到自己能够将某一类角色演到炉火纯青。我选择的每一部戏都是在当下找我的剧本当中,和我的适配度最高、我也最有创作欲望的。无论它是否类型相似,我都要去认真把它演好。”



而即便都是青春剧,每个角色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挑战。费启鸣告诉记者,演李光南这个角色最大的难点在于其成长的跨度,剧中的他从年少无知到筹钱创业、失败后又翻身,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要将人物不同的人生阶段诠释精准,这让人生阅历有限的费启鸣感到压力。他提到剧集尾声,李光南妻子“小噘嘴”腿断的那场重场戏,“我没有经历过(这么巨大的伤痛),只能纯靠代入角色去完成。导演为了保证我的情绪,是用一镜到底的方法来拍的,其他演员的状态、现场的氛围也让我感到非常真切,让我能够找到情绪。这场戏应该一共演了4条,情绪很大,非常累,但最后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作为演员,面对行业越发激烈的竞争,长期处于一个“被挑选”的状态,费启鸣也难免会有焦虑和挫败感。但乐观、积极的他懂得用实际行动来对抗被动的处境,尽自己所能争取想要的,避免消极内耗。“我的焦虑主要来自于羡慕,因为会看到很好的角色、很好的剧本、很好的团队,但我可能没演上。但是什么工作不被动?我觉得没有不被动的工作。如果我遇到特别想演的剧本,我会去争取,我在网上看到组讯,也会发给我的经纪人,我说能帮我去问一下吗?有没有可以去试戏的角色?我觉得当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已经不被动了。”

少年人的世界里没有自怨自艾,只有全力以赴。哪怕横冲直撞,哪怕没有结果,也要一片热忱地勇往直前。“如果觉得这个角色想演,我就去试、去努力,哪怕被拒绝,也会有人告诉你是因为你的名气不合适,还是因为你的演技不合适,还是因为你的身高、长相外形条件不合适。至少知道了理由,也比在家自我内耗要好很多。”也正是这份敢闯不怕输、积极进取的精神,才成就了《少年巴比伦》里那个独一无二、有血有肉的李光南。

采写:南都记者 朱雯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