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以來,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對一場局部戰事的表述罕見地出現驚人的一致性。當地時間5月10日開始,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哈爾科夫州北部發動了新攻勢。俄方稱,俄軍在邊境推進了超過5公里,佔據了9個居民點,逼近了靠近邊境的前哨城鎮沃夫昌斯克。烏方亦稱“情況明顯惡化”,“俄羅斯取得了戰術成功”,地方當局已疏散了6000多名哈爾科夫州居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亦以此爲由,宣佈推遲參加所有國際活動。

然而,戰事的發生和進展似乎沒有這麼簡單。今年以來,俄軍的進攻重心一直在頓涅茨克州前線。4月底,俄軍剛剛佔領阿夫傑耶夫卡以北的居民點奧切雷泰因,準備繼續向北切斷頓涅茨克州烏軍重鎮間的交通線。由於此役關乎俄軍是否能控制頓涅茨克全境,雙方都投入重兵。最近幾個月來,在盧甘茨克-哈爾科夫前線的俄軍只是偶爾發起策應和試探行動,並無展開大規模行動的跡象。



5月13日,從烏克蘭前線村莊撤離的居民乘裝甲車抵達哈爾科夫外的一個檢查站 圖/視覺中國

尤其特殊的是,5月11日開始的哈爾科夫攻勢,並非從盧甘茨克前線開始,而是從哈爾科夫州北部的俄羅斯邊境出發。這幾乎複製了2022年2月俄軍“特別軍事行動”開始時的戰略。目前,俄軍前鋒距離哈爾科夫市區只有20多公里。這是俄軍今年2月佔領阿夫傑耶夫卡以來最大規模的進攻行動,哈爾科夫又是烏克蘭第二大城市,這一局勢變化引發了高度關注。

然而,自2022年5月的馬裏烏波爾之戰以後,兩年來俄軍沒有再進行大規模城市攻堅戰,巴赫穆特、阿夫傑耶夫卡等小城鎮的攻防已經耗盡了雙方的精力。此外,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指出,在邊境作戰的俄軍可以得到充足的後勤保障和來自境內的火力支援。一旦進入哈爾科夫州縱深作戰,這種保障難度將大大增加。

目前,烏軍消息稱俄軍在攻勢一線投入的兵力約爲五個營,這遠未達到開始圍城戰或城市攻堅的規模,截至15日,還未能佔領邊境小城沃夫昌斯克。因此,一些分析稱俄軍只是想在哈爾科夫州邊境打造一個帶有威脅意味的緩衝區。最近半年,與哈爾科夫州接壤的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地區屢屢遭到烏軍炮擊及無人機襲擾,州長格拉德科夫5月13日稱,該州已有218個“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設施”在戰爭中受損,修復工作到10月才能做完。

考慮到哈爾科夫並非俄羅斯“主權主張”的範圍,且俄羅斯國防部領導層正面臨人事調整,完成一次規模有限的邊境推進,試探一下烏軍的防禦能力,同時避免烏克蘭繼續襲擾俄羅斯本土,對俄羅斯而言,是一次“可控的勝利”。



俄烏雙方在哈爾科夫地區激戰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烏克蘭方面並未疏散哈爾科夫市區的居民,美國國務院稱“預計不會出現重大突破”。至於烏方宣稱俄羅斯取得“戰術勝利”,或許是爲平息近期圍繞徵召殘疾士兵引發的輿論爭議,推動愈發艱難的徵兵工作順利進行;或許是希望藉此加快西方軍事援助到位。按目前的進度,美國610億美元援助中的第一批武器約一個月後才能抵達。但只要俄軍不能真的進攻或包圍哈爾科夫,西方領導人就不會認爲烏克蘭處於“更嚴峻的危機中”。

不過,俄軍迅速突破哈爾科夫邊境,暴露出烏克蘭軍方的防禦問題仍未能得到有效解決。沃夫昌斯克及周邊居民點,是烏克蘭在2022年9月大反攻時奪回的區域。自那次反攻之後,西方軍事顧問多次指出,烏軍需要學習俄軍構築二線縱深防禦陣地的經驗,以防俄軍突然襲擊、突破第一道防線的情況發生。

去年12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哈爾科夫地區已經建成“最強大的防禦工事”。但《基輔獨立報》指出,由於俄軍越境炮擊不斷,邊境工事的加固極其困難,哈爾科夫周邊的縱深防禦體系未能真正建立。此外,最近幾個月烏軍內部的人事動盪也影響了防禦和預警工作。5月11日,烏軍統帥部臨陣更換了哈爾科夫方面的軍事負責人。

目前,烏軍第93突擊旅、第59摩托化旅等精銳部隊正向沃夫昌斯克一線集結。烏軍消息人士稱,距離邊境10公里左右的“第二道防線”相對穩固,預計可以抵禦俄軍的進一步行動。分析認爲,哈爾科夫的戰事或將很快進入新的對峙僵局,但重新掌握戰場主動權的俄軍可能在頓涅茨克戰線尋找烏軍的薄弱點發起新的攻勢。

發於2024.5.20總第1140期《中國新聞週刊》雜誌

雜誌標題:哈爾科夫的戰場詭局

延伸閱讀:

美媒:俄烏或最終達成類似朝鮮戰爭的停戰協議

觀察者網消息,“白宮擔心俄羅斯的勢頭正在改變衝突軌跡。”美國《紐約時報》5月14日以此爲題發表評論文章,對俄烏衝突態勢和戰局走向作出評估。


美媒認爲俄烏也許最終會通過談判達成類似朝鮮戰爭的停戰協議,圖爲俄烏國旗資料圖

文章認爲,在美國拖延軍援、烏軍兵源不足及俄軍戰場技術更新等多種有利因素加持下,俄羅斯正在取得戰場優勢,奪回去年失去的土地,在哈爾科夫地區取得的進展最爲明顯,今年尤其是俄軍取得戰略主動權的“機會之窗”。拜登政府內部越來越多人認爲,未來幾個月可能至關重要,俄烏也許最終會通過談判達成類似朝鮮戰爭的停戰協議。

“俄軍往往開戰時表現不佳,但最終表現強勁”

文章寫道,就在18個月前,白宮和五角大樓官員還在爭論俄羅斯派往烏克蘭的軍隊是否可能崩潰並被完全趕出國境。但現在,隨着俄軍對抗美國武器的技術實現飛躍,拜登政府愈發擔心俄軍正在積蓄足夠的動力來改變衝突軌跡。就在最近幾天,俄軍在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附近發起了新的進攻,迫使烏克蘭轉移本已捉襟見肘的部隊。與此同時,美國和北約提供的火炮和無人機已被俄羅斯使用電子戰等技術摧毀,雖然這些技術來得晚了點,但事實證明其效果驚人。俄羅斯還成功干擾了GPS信號,擺脫了烏軍“海馬斯”火箭炮的瞄準。


2021年6月9日,美軍在非洲獅軍演期間展示“海瑪斯”火箭炮

美國官員對《紐約時報》表示,隨着新武器的到來和烏軍前線兵力的增加,烏軍可能在7月的某個時候扭轉俄軍近來的進展。但一提到幾個月後的戰線位置或烏軍能否再次發動反攻,官員們都猶豫不決。儘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期堅稱“我們正在盡一切努力盡快提供援助”,可美國官員認爲,總統拜登依然不會接受法國總統馬克龍所謂“必要時向烏克蘭派兵”的建議。

拜登的一些助手私下擔心,正如美國從戰爭中吸取了重要教訓,俄軍也是如此。美國人最擔心的是,隨着武器庫不斷得到更新,俄軍將重新奪回去年丟掉的陣地。

一些經常處理涉俄事務的資深人士對事態的轉變並不感到驚訝。

“俄羅斯常常在衝突開始時表現不佳,但最終卻表現強勁。”曾任小布什政府國家安全顧問斯蒂芬·哈德利上週在哈佛大學的一次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可以調動更多的軍隊並在更龐大的軍事基礎設施的協助下捲土重來。

《紐約時報》寫道,俄羅斯的戰場優勢並非單一因素造成的,多種因素正在幫助俄羅斯建立軍事優勢。

比如美國援烏資金的拖延,讓俄羅斯得以取得巨大的火炮優勢;由於烏軍缺乏防空彈藥,俄羅斯可以隨心所欲地動用空中力量,用滑翔炸彈攻擊烏克蘭防線;烏克蘭正面臨嚴重的兵源短缺問題,並且正在努力爲入伍的士兵提供足夠的訓練。

“今年是俄軍機會之窗,俄烏或達成類似朝鮮戰爭的停戰協議”

“俄羅斯軍隊今年將享有物質優勢和戰略主動權,儘管這可能不是決定性的。”華盛頓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俄羅斯問題專家邁克爾·科夫曼說,“今年對俄羅斯來說是一個機會之窗。但如果俄羅斯軍方無法將這些優勢轉化爲戰場收益併產生動力,那麼隨着我們進入2025年,這個窗口很可能會開始關閉。”

近期,俄羅斯軍隊在哈爾科夫地區取得了重大進展。一些外部專家警告說,俄羅斯奪取哈爾科夫周邊地區的真正戰略目的是迫使烏克蘭軍隊增援該城市,從而削弱其他地區的前線。這可能爲俄羅斯在6月再次進軍頓巴斯提供機會。



哈爾科夫附近一棟建築被摧毀

“俄羅斯的進攻目標可能是吸引烏克蘭預備隊和精銳部隊,然後將他們困在哈爾科夫,從而削弱其他防線的力量。”科夫曼認爲,俄羅斯的主要目標仍然是奪回頓巴斯的其餘地區。

“當然,這些戰場優勢是短暫的,18個月後的戰爭可能與18個月前的情況有所不同。”《紐約時報》寫道,“但拜登政府內部越來越多的人認爲,未來幾個月可能至關重要,因爲在某個時刻,雙方可能最終通過談判達成停戰協議——類似於1953年結束朝鮮(半島)激烈戰鬥的停戰協議,或者只是把衝突給凍結了。”

就在這篇文章發表之際,布林肯再度造訪烏克蘭首都基輔。他15日表示,烏克蘭應自行決定是否與俄羅斯開始談判,而美國無論如何都將支持基輔。

“關於談判的問題,這些決定應由烏克蘭作出,而不是美國或任何其他國家。”他在基輔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將支持烏克蘭做出的決定。”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俄羅斯方面此前多次表示,目前不存在烏克蘭局勢轉入和平軌道的前提條件,對俄羅斯來說實現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是絕對優先事項。俄方還強調,在考慮事實形勢和新的現實情況下,烏克蘭局勢可以轉入和平軌道,莫斯科方面的所有要求非常清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