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新浪財經2024基金高質量發展大會隆重啓幕!監管層、頂流經濟學家、逾20位公募基金掌門人、近百位基金經理、近30位當紅人氣財經大V相聚鵬城,共話基金行業發展與基金投資新機遇!

本屆基金高質量發展大會主題爲“助力新質生產力 共赴高質量發展”。在“新國九條”得引領下,資本市場已成爲企業融資和推動經濟轉型的關鍵平臺,而新質生產力則是經濟向高質量、高效、公平、可持續和安全發展的核心動力。本屆活動,竇玉明、王凡、齊斌、王一平等資管行業大佬;劉煜輝等頂流經濟學家;郭磊、劉晨明等賣方研究大佬;梁杏、王羣航、李文良等投研大咖蒞臨現場,百位重磅嘉賓齊聚,共同見證行業榮譽,共議未來投資風向,思辨如何助力新質生產力!

百嘉基金副總經理、資深基金研究人員王羣航會上參與主題爲“投資風向標 ——尋找ETF與主題基金的新機遇”的圓桌對話,分享了關於ETF投資機會的看法。

下一個值得關注的ETF的方向、趨勢、機會在哪裏?對此,王羣航表示,他的策略是啞鈴策略,一邊是寬基,一邊是主題。

王羣航稱,ETF投資機會非常多,種類裏面有股票、債券、貨幣的ETF,各個類型的ETF有主題、寬基的,都是每個人可以做的投資機會,因爲不同的ETF風險收益特徵不同,有的產品是高風險,有的是產品是低風險的,完全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的ETF。新質生產力所代表的ETF,如果換一個詞大家可以更好理解,這個詞是“賽道”,前幾年的行情大家領略過賽道內產品的波動,未來新質生產力對應的ETF更多具有賽道的特徵,也是ETF屬於主題的範疇,這些產品都有不同的配置價值、最佳配置時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