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紅色印跡、民族風情、歷史文化……在黔貴大地,一處處鮮活的文化遺存把“文化千島”貴州點綴得更加絢爛,一座座博物館矗立其中,鐫刻多彩貴州人文氣質,向人們述說着這方土地上的歷史、文化、習俗。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讓我們一起走進貴州各地有代表性的博物館,開啓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用“金屬”代替普通絲線繡出來的衣服,到底是什麼模樣?5月14日,記者走進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三樓,從靜靜安放在展櫃裏的20世紀80年代“劍河柳川苗族女裝”找到了答案。

“錫繡是全省首批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特殊工藝,採用金屬錫來大面積裝點服飾,其工藝過程相對複雜、技術性強、耗時長久。”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館長鬍祖豔介紹,一套完整的錫繡服飾需要2到3年時間方能完成,先要織染底布,再進行挑花,最後再以錫代線進行繡制。

據《苗族古歌》記載,大約在唐末宋初,苗族首次遷徙至劍河縣境內,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錫繡服飾是劍河縣境內最爲獨特的一種苗繡,已流傳五六百年,其特徵是使用金屬“錫”來完成一件刺繡品,在世界工藝美術史上可謂非常獨特。

何超瓊身穿劍河錫繡服飾拍攝雜誌照片。

苗族有一個傳統,家裏有女兒,從其一出生開始,父母就開始請工匠爲其準備嫁妝,有的還是父母自己親自準備,嫁妝最主要的兩部分是嫁衣和首飾。其中,準備一套完成的錫繡嫁衣和相關繡片,耗費時間很長。

胡祖豔告訴記者,錫繡的工藝精湛,國內很多博物館都進行了收藏,它並不是一線繡成,而是要把錫填充到刺繡的空隙裏,繡娘用剪刀將錫片剪下長約18釐米,寬約1毫米的細錫絲條,把細錫絲條拉直,在一針一扣一卡之間,完成無數個扣錫過程,之後按棉布上的圖案週而復始進行,也就形成了所看到的錫鏽製品。

銀白色的錫絲繡在藏青色布料上尤爲突出,不僅能讓服裝更爲華麗,與苗族銀飾相配度極高。在陽光的照耀下,還具有一種極具視覺衝擊力的“閃耀”之美,且錫還具有不易氧化等特質,錫繡上規整的幾何紋樣充滿神祕感,每一張錫繡片都如同一座“迷宮”,把苗族的歷史藏於其中。

在胡祖豔看來,錫繡繡片上的花紋是一種人與自然嚴密的結構,苗家繡娘們用10多種錫繡紋傳達着苗族的精神世界,它猶如“針線中的宇宙”,在繡娘們的巧手之下,將錫條交織在黑布上,似在黑暗中用手將一顆顆閃亮的星星匯聚,並帶入銀河。

黔東南州作爲全省少數民族服飾的文化富集地之一,“一里不同俗,十里不同服”是這片土地上民族服飾的真實寫照。走進博物館內,還能看到其他精選的苗族支系、侗族、水族爲主的民族服飾、銀飾、刺繡等文物,各類服飾上的破線繡、錫繡、銀飾製作等工藝,包含了黔東南5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2個保護點的代表,與展館內“衣見黔彩”四個大字遙相呼應。

爲增加遊客的參觀體驗感,館內還設置了3D打卡試衣鏡,遊客可通過手勢控制,秒變各種少數民族美少女;館內靜坐,聆聽一首侗族大歌的天籟之音,在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大合唱裏感受2500年曆史的穿越和滄桑,身臨其境體驗侗歌魅力。

此外,在助力各類傳統少數民族工藝煥發“新活力”,助推非遺保護與傳承等方面,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大力推動資源整合共享,對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非遺與文創產業融合的市場開拓等進行了有效嘗試,有效激活了全州部分非遺手藝人的內在動力。

“面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新機遇,我們積極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創意產業的新路徑,促進非遺的持續發展和傳承,緊緊依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博物館+’系列上做研究,做文章。”胡祖豔說,下一步,博物館將繼續秉承“保護、傳承、創新”的原則,不斷挖掘和傳承地區非遺,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策劃/黃蔚 陳曦 趙相康

文、圖/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江南

編輯/趙珊珊

二審/姚曼

三審/陳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