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月月可分紅”的紅利ETF!

5月16日,匯添富港股通紅利30ETF發佈公告,將在分紅機制上採用月度分紅評定的形式,每年最多可進行12次分紅。

目前來看,這在港股紅利產品中尚屬創新。而此前A股中已有類似產品亮相,3月上市的萬家中證紅利ETF和5月15日上市的國泰上證國有企業紅利ETF,均是年度最高可分紅12次。

近兩年來,紅利資產大放異彩。今年以來,無論A股市場還是港股市場,紅利策略都仍然是關注度非常高的投資方向,展望後市,機構認爲紅利風格中長期有望持續。

上市首日修改分紅條款

5月16日,剛剛上市的匯添富港股通紅利30ETF發佈公告修改了《基金合同》中關於分紅的條款。修訂後的合同表示,基金管理人每月可對基金份額淨值增長率和標的指數同期增長率進行評估,基金收益評價日覈定的基金份額淨值增長率超過標的指數同期增長率時,可進行收益分配。

這就意味着,只要基金表現超過指數表現,該基金就可進行分紅,每年最多可進行12次分紅。

“月月可分紅”機制將成新趨勢?

隨着ETF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各家基金公司在產品的分紅機制上也“卷”起來了。今年3月上市的摩根中證A50ETF設定,在超額收益爲正時,按季度強制分紅,一年分紅最多4次。而隨後,已有多隻“月月可分紅”的ETF亮相。

3月15日,萬家中證紅利ETF上市發行,該基金成立規模爲3.17億元。該基金設在合同中設置了分紅條款,當超額收益率達到0.01%以上時,管理人可以根據基金合同的相關規定按月度進行收益分配。對此,萬家基金表示,希望通過提高基金分紅頻率,把優質上市公司分紅傳導到基金持有人手裏,切實地讓投資者感受到分紅的魅力。

5月15日,國泰上證國有企業紅利ETF上市發行,該基金成立規模爲3.03億元,產品管理費率0.50%,託管費率0.10%。該產品在分紅機制上採用了月度分紅評定的形式,每年最多可進行12次分紅。根據基金合同約定,基金收益評價日覈定的基金份額淨值增長率超過標的指數同期增長率時,即可進行收益分配,基金收益分配無需以彌補虧損爲前提。基金管理人可每月進行評估及收益分配,在符合基金分紅條件下,可安排收益分配。

有券商分析認爲,從分紅形式來看,基金產品的現金分紅可幫助實現收益的明確兌現,直觀地優化投資者的收益體驗與參與感;從分紅頻率來看,月度分紅評定的頻率更高,最多每年12次的分紅能夠提升基金回饋次數,提供穩定、持續和直觀的投資體驗。

“對投資者而言,投資者通過現金分紅方式獲得資金迴流不需要支付贖回費用;對於選擇通過紅利再投資的方式享受基金分紅的投資者來說,也可以節省一筆申購費。”有業內人士表示,分紅作爲投資者獲得現金回報的一種方式,能夠給投資者帶來安全感和獲得感。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投資者對於現金的需求愈發強烈,因此高頻次分紅的ETF產品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同時,分紅也降低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

紅利風格中長期有望持續

今年以來,無論A股市場還是港股市場,紅利策略都是關注度非常高的投資方向,公募如何展望後市?

國泰基金認爲,紅利風格中長期依然有望持續。近年來,伴隨經濟增速中樞的下移,紅利回報的確定性優勢進一步凸顯,相對低波動、低迴撤的特質也有望爲投資提供更高的風險收益比。紅利資產的價值正在逐漸凸顯。

萬家中證紅利ETF基金經理楊坤認爲,紅利策略的魅力在於長期的高勝率和較低的波動率,當前,長端利率中樞預期不斷下移,高股息紅利股票的吸引力正在不斷提升,有望吸引低風險偏好、波動控制要求高的長期資金入市。隨着制度不斷完善,監管積極推動,上市公司更加重視分紅,A股派息將是長期趨勢,紅利策略長期配置價值顯著。

興證全球紅利混合型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張曉峯表示,經過資本市場近年來的發展,上市公司股東回報意識和分紅制度都在不斷的強化,從制度框架上看有利於紅利投資者。相關政策有助於提升紅利類資產的長期投資價值,爲投資者提供更加可預期的分紅現金流,有助於提升上市公司的股東回報意識,理順公司治理。同時系列政策也對掏空式的高比例分紅亮了紅牌,防止大股東侵害上市公司其他股東的權益。

對於港股市場,華泰柏瑞基金認爲,歷經三年低谷期,近期港股迎來強勢上攻,政策端的積極變化和經濟修復的良好預期,爲港股的表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海外資金與交易型資金的迴流帶動了資金面的改善,共同推動了本輪港股市場的強勁表現,香港整體經濟前景或已逐步轉向樂觀。當前港股處相對估值窪地,隨着內地經濟與企業盈利狀況的改善,港股市場有望延續反彈,當前配置更具性價比的港股紅利資產或相對更優。

責編:汪雲鵬

校對:楊立林

相關文章